华南理工大学数量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理工经济与金融学院数量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华南理工大学数量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中期复习,我的重点仍然是选择题,建议重做第一阶段做错的部分。经过初期的学习,你应该能识别出自己的弱点所在,哪一章节或是哪个部分需要加强,这样就能更有目标性地复习。对于解答题,你们可以浏览并练习,以此提升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个人把解答题的复习安排到了后期阶段,中期则侧重于大量选择题训练。有些知识点虽然可能常出现在解答题中,但同样也可能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多做选择题有助于熟悉内容,到时候背诵也会更轻松,毕竟看得多了,记忆自然就加深了。
从12月15日直至考研结束,市面上会出现各种模拟预测题,其中推荐肖秀荣的《8套卷》和《4套卷》。《8套卷》要像正式考试那样对待,通常每套题半小时内可做完,完成后对照答案解析,标记错误并在风中劲草上注明,例如“肖8三1”代表肖秀荣第三套的第一题。稍后,《4套卷》会发布,几乎人人都会买一套,别犹豫,买到后立即做客观题,按之前的方法处理。
最后,我们关注的是备受期待的主观题。由于之前可能未涉及,而《4套卷》正好适合准备这部分。如果不想在政治上投入过多时间和精力,那么最佳策略就是专心背诵《4套卷》的主观题。背诵时,要抓取关键点,尝试用自己的话灵活理解记忆,避免死记硬背。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基础至关重要,我在暑假前仔细研读了一遍教材,侧重于解决示例问题和部分课后习题。进入九月,我开始接触真题,每天交替进行真题演练和错误修正,同时每天也会复习一遍全书,这样的进度大约在十月中旬告一段落。接下来的两个月,我全力以赴地做了大量的模拟题,期间再次回顾全书,错题本(上面我主要记录的是解题技巧,例如关于常数C的一些易忽略点)和教材(如果携带不便,可以回到寝室后再详细查阅,特别是线性代数中一些定理的证明,尽管考试可能不涉及,但它们有助于深入理解和记忆)始终伴随左右。对于每道题目,我会尝试找出其变通之处,将类似的题目整理在同一页面,并归纳出这类问题的解答模式。
考研英语方面:
深化巩固期:大约在清明节左右,我启动了97年至07年的阅读理解练习,每日一文,专注于精读。精读的标准是:1.每个词汇都要熟悉;2.每个句子都能透彻理解;3.每个选项的正误原因要清晰。起初,完成一篇文章的精读可能需要耗时三到四小时,我通常会对全文进行翻译,直到五月底我才完成了这个阶段。(最初速度较慢,随着熟练度提高,后续速度会加快,最终一个多小时就能处理一篇)接着,在暑期开始前的一个月,我每天都复习之前做过的文章(平均每篇至少看了五到六遍或以上),依然坚持那三个标准,并确保自己严格遵循。到十一月初,我已经将英语真题完整地做了三遍。直至考试前夕,我一直重复研习这些真题,由于我在完形填空方面相对较弱,所以在十二月后我又集中攻克了一波题目。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经济学的学习,基础理论是关键。你需深入理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如供求关系、消费者行为、市场结构、经济增长、货币银行等核心概念。这些知识点在考试中往往会有深度和广度的考察,所以务必扎实掌握。我建议使用萨缪尔森的经典教材《经济学》,这本书对基础知识的讲解深入浅出,非常适合初学者。
模型构建与分析是数量经济学的核心。你要熟练掌握各种经济模型,如IS-LM模型、AD-AS模型、索洛增长模型等,并能运用这些模型解析实际问题。数学工具的运用也至关重要,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是基础,可能的话,进一步学习动态优化、矩阵论、随机过程等高级数学知识会对理解和应用模型有极大帮助。
再者,实践应用不能忽视。理论需凭案例来验证和深化理解。阅读经济学期刊,关注全球经济热点问题,尝试用所学理论进行解读,这将有助于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熟悉考试题型和难度,也是提升应试能力的有效方式。
持续学习和思考是进步的动力。经济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更新的学科,要保持对新理论、新研究的关注,参与学术讨论,这不仅能拓宽视野,也能激发你对经济学的热爱,使你在备考过程中保持动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定期整理笔记,把复杂的理论简化为自有的语言,便于记忆和理解。我也习惯于自我测试,每天都会设定一些问题,强迫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既能巩固知识,又能锻炼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