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中师大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就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就是晚饭结束以后就出去读读政治,你也可以像我一样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读一读,也就半小时的事,读个一两章,然后做个题比如肖秀荣一千题,基本上二十来天能把三本书看个一遍(不看思修就可以)从题里找不足。我做题太晚了,就最后只能做个风中劲草的真题,别做风中劲草模拟题,他那个题太多了,质量还不好,你就做一千题就ok,我是十一月才开始做题的,然后当时就感觉是有点晚了,因为书也没读完。不过真题一定要做,这是必须的,接着我就听了冲刺课,基本上你就可以只复习他上课讲的内容了,我没有看风中劲草那本重点书,是在最后的时候熬夜看的,看完以后做题,发现错的更多,就果断没再看了,不过说实话,他那个强化班的那个厚一点的书还挺有用的,然后老师比较靠谱的,接着就开始做成套的题,肖八,肖四,任四(这个是任燕翔的哈),还有常成的四套题,今年说蒋中挺命中了好几道,所以你们也做做蒋中挺的题。客观题一定要一直做,不能放弃,我舍友做到最后选择题就能对十来分今年考试的时候政治还是不错,所以不要放弃,那些模拟题都只是给你感觉得不能决定。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来临之前,主要的任务集中在深入研读教科书和全面回顾知识点。教科书中的每个课后练习都应该熟练掌握,即使是最具挑战性的题目,也要能够理清解题思路,这样才算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以便后续进一步巩固全书内容。理想情况下,应该在暑假开始前完成全书的两轮复习,但大部分学生可能只能完成一次,确保至少在七月末结束时能完成两次,以巩固记忆。对于初次备考的人来说,复习全书可能会显得相当困难,遇到很多不懂的地方,这是很常见的现象。唯一的应对策略就是大量练习。通过反复操练不熟悉的问题,解题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考研英语方面:
作文分为大作文和小作文,两个作文得到15分是保底,不能再低了。小作文主要掌握好格式,每种体例要用什么样的句子,主要是书信嘛,开头怎么写,落款怎么写,这个一定要正确,在这个上面失分太不值得。大作文也要形成自己的模式,可以准备几个万能的句子,但不能多,如果都是万能句子,老师一眼就会看出你水平不高,那么成绩肯定也不会高的。水平稍高的同学应该不用怎么背模板了,重点可以放在提高文章思想上。但是背模板也要看你会不会背,看你找的范文够不够好。我建议背模板用历年真题的高分作文去背,你也可以把历年作文的题材统计下。考研英语作文不会考最热的点,但也不会考冷门,肯定都会让你们每个人能有话说。背了一些文章之后就要开始总结自己写作的模式,一般你喜欢用那些逻辑词,那些高级句子,都要有计划,等到了考场就可以用上.平时积累:个人感觉作文是要尽早开始准备的,不开始背范文的话,也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我是在背过一些范文后再去看阅读的时候,发现阅读中的很多句子完全是和作文主题相契合的,而且句式自然优美,用词也简洁,完全可以用到作文里来嘛,但我这点做的不好,建议学弟学妹可以在做完阅读之后,把一些适合写到作文里的句子摘抄下来,成为自己的作文材料。
考研专业课方面: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人类社会的空间分布、地域结构及其形成过程和发展规律。理解和掌握人文地理的基本理论是基础,比如区位论、文化景观理论等。这些理论不仅需记忆,更关键的是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应用场景。
对全球和地区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等地域特征有深入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这需大量的阅读和积累,尤其是对各国的发展模式、人口迁移、文化差异等方面的数据和案例,要能灵活运用到理论分析中去。
再者,案例分析是人文地理学的一大特点。比如,分析某个城市的扩张模式,或者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都需具备扎实的案例分析能力。这就需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关注时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在复习阶段,我建议大家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做题和模拟考试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帮助你熟悉考试的形式和节奏,提高答题效率。
理解和应用比单纯的记忆更重要。尝试去解析并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例如为什么星巴克会开在繁华的商业街区,或是为何某些地区会出现特定的文化特色,这样既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也能提升思考和分析能力。
不要忽视论文的阅读。凭阅读学术论文,了解学科的最新进展,也借鉴他人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这对提高学术素养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