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航自动化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以前是理科生,所以对政治是一窍不通。大家不要太担心政治,稍微花点时间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我用的是任X序列一,主要是这本书条理比较清楚,适合基础弱的同学哈。红皮书权威一些,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任主要就是看,考前看个3-4遍,选择题不会有太大问题。大题主要就是背咯,考前半个月会有一些试卷,买个两套(肖+任),再加上20天20题,把这些背一背就差不多了。不用担心上考场的时候没话写,在考场那种环境下你会调动大脑去搜寻一切有效信息。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我算是复习最足的一门了,处于从小对数学的热爱,复习到后来总觉得复习其他是折磨,而做数学题是一种享受。如果时间充足,我建议先看教材,我是先大致的看了一下教材,发现看不进去,于是就从复习全书开始,有不清晰的地方再回去翻看教材。第一遍看的很慢,每天十几页的进度,也跟风的买了660题,虽然只是选择填空,做起来却很费劲,这给了我很大的打击,干脆放弃了。后来第二遍复习后还是觉得选择填空也很重要,于是又拿起了这本书,可是还是不会做,我只好看着答案,记下来我不会的方法,里面很大题目都是类似的,方法会了,也就不难了。后来是400题,真的很难,当我开始做模拟题的时候第一个准备做的题目就是400题,还是打击到我了,于是我转攻真题,真题很简单,而且有模式,就这样做真题,总结错题,让自己不会的知识点暴露出来,再回全书中找到,最后400题也不是很难了。数学我的结果还算理想。
考研英语方面:
大约从四月起,我开始了英语复习,但没特意抽出时间专攻词汇。然而,对于英语基础较弱的同学,我还是推荐先扎实地记忆单词。期间,我购入了张剑的黄皮书,每日练习两篇阅读理解,此时不必过于纠结正确率,毕竟这不是真正的考研试题,部分题目设计可能不够严密,关键是保持对语言的感觉。进入暑期,我开始接触真题,这些资料十分珍贵,务必充分利用。起初,我全盘练习,包括翻译等部分,但我认为专注于阅读理解更为有效,主要是熟悉真题的命题模式,并记录那些陌生而常出现的单词,以便日后反复查阅。我的进度是每两至三天完成并整理一套真题。难度比我预想中低些,阅读通常错2-3题。然而,阅读理解需多次精读,翻译和作文也需要动笔实践,作文可稍后再重点准备。对于错误的地方,我会通过解析来理解命题意图和解答技巧,同时积累生词。真题我总共大概做了三到四轮,后来几乎能记住答案,我就更多地去朗读文章,以维持语感。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电子工程和自动化专业的基础,它涵盖了系统建模、稳定性分析、控制系统设计等多个重要领域。理解和掌握系统的数学模型至关重要,包括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表示等。这些工具是分析系统动态特性的基础。我建议大家在理解概念的,多做练习题,凭实际计算来深化理解。
系统的稳定性是另一个关键点。劳斯-赫尔维茨稳定性判据和根轨迹法是我个人觉得非常实用的方法。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并能熟练运用到具体问题中去。Lyapunov稳定性理论虽然相对较难,但也是考试的重点,需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研究。
再者,控制器的设计,如PID控制、状态反馈控制等,不仅要求了解其设计步骤,更要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对PID控制,理解其参数调整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是关键;对状态反馈控制,则需理解并能构造和解算李雅普诺夫矩阵不等式。
现代控制理论,如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和滑模控制等,虽然在考试中占比可能不大,但对提升专业素养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我鼓励大家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去学习和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教材,我还推荐大家参考一些经典的教辅资料和论文,比如"Modern Control Engineering" by Katsuhiko Ogata,以及一些在线的教学资源。模拟电路实验和MATLAB/Simulink仿真也是很好的学习辅助工具,它们帮助你直观地理解控制系统的动态行为。
持续的实践和反思是提高的关键。无论是课堂上的习题还是自我设定的小项目,都要尽可能去动手实现,这样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