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电子信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物理系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厦门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的分数不是特别高,但吸取教训,政治很多同学都以为不用着急,大纲出来之后再看就可以了,但是要知道,大纲出来之后就到9月快10月了,专业课和英语都比较紧张了要气定神闲地看大纲应该是不太可能了,所以之前一定要每天抽出时间看一会前一年的大纲,到当年的大纲出来之后才可以特别淡定。当然,政治做题也是相当重要的,配套的1600题,周围的同学都觉得比较一般,比较好的是《风中劲草》系列的大纲解析还有配套的题,至少做两遍,巩固知识点。大题的话就是肖秀荣的最后预测4套卷,还有阮晔编的59道题,2014年5道大题这本书押中了4道。个人觉得大纲还是很重要的。风中劲草也是非常经典,一定认真去做。最后的背诵我用的是肖秀荣的那本,我觉得选其他的应该差别不大。到了最后冲刺阶段,我是采取尽可能的多做一些模拟题的客观题,查漏补缺。主观题背诵的话是以肖秀荣四套题和任汝芬四套题为主。当然后面我觉得专业课和政治都要背诵,脑子都不够用。。不过还是尽力的背。
考研数学方面:
在初期预习数学时,应注重巩固基础知识,仔细研读教科书,并全面掌握复习教材。对待每一道复习教材中的问题都要用心解答,遇到困难的部分可以用显眼的方式标注,以便后续集中精力攻克这类问题。我习惯将复习教材的题目抄录在笔记本上,接着详细记录解题步骤,以免被答案干扰思维。最终,我积累了四本满满的笔记,随后慷慨地转赠给了学妹。第二次复习时,依然要专心致志地研究复习教材,检查并填补知识盲区,重做之前标记过的题目,对仍然困惑的部分则用另一种色彩标出。每一章的内容都需要整理,特别是关键知识点要通过专门的练习来加深理解。第三次深入复习则较为从容,主要梳理未掌握的问题和遗忘的知识点,从而全局性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强调思维方式和逻辑推理,缺乏思路会导致无法解题,因此要归纳总结各种题型的解题策略,例如不同形式的极限问题可能需要不同的解决技巧。做数学真题时,务必在限定时间内认真完成,对于不懂的部分及时回顾和拓展相关知识。
考研英语方面:
我使用的作文书中包含十篇大作文和十篇小作文的必备范例。我通常在清晨六点半前往食堂,然后利用这个时间段一直背诵到八点多。初期,我每天都熟记一篇小作文,每隔一天则攻克一篇大作文,两者并行进行。进入复习第二轮时,我会在背诵完一篇文章后立即默写一次,连同标点符号都要求精确无误。我觉得这种方法非常有效。至于某些教师宣称的预测作文题目,我个人并不抱太大期望,关键还是在于熟记这些范文。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你也可以尝试根据译文自己动手写出英文版本,再与原文对比。我大约将作文背诵了十次左右,到了考试时写作文,几乎无需过多思索,就能自如地运用记忆中的句子结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子电路是电子信息科学的基础,它涵盖了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基本元件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电路中的应用。深入理解这些基本元件的工作特性是学好电子电路的第一步。例如,要明白电阻是消耗能量的,电容和电感则是储存能量的;二极管的主要功能是整流和稳压,三极管则用于放大电流或电压。
在电路分析方面,理解并掌握基尔霍夫定律(KCL和KVL)和欧姆定律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定律是解决复杂电路问题的工具,能够帮助推导出未知节点的电压或者支路的电流。还要熟练运用叠加定理、戴维宁和诺顿等效、超级position等电路分析方法。
对模拟电路部分,运算放大器的应用是重点,如积分器、微分器、比较器等,以及负反馈放大器的设计和分析。理解运放的理想化模型,如无穷大输入阻抗、零输出阻抗、无限增益等特性,将有助于你更深入地理解其工作原理。
在数字电路部分,了解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操作,熟悉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包括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这些都是基础但必不可少的知识点。VHDL或Verilog等硬件描述语言的学习也是现代电子设计的重要一环。
学习电子电路,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动手实践同样不可或缺。凭搭建实际电路,你直观感受电路的工作状态,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实验室的时间宝贵,尽可能多做实验,遇到问题时,尝试自己寻找答案,这将极大地提升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建议大家多看一些经典的教材和参考书,如尼奥·菲利普斯的《电子线路》或者约瑟夫·胡克的《电子技术基础》,这些书籍都能提供深入浅出的讲解。利用网络资源,如Khan Academy或Coursera上的相关课程,也辅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