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同济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同济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楼楼是理科生,政治还是比较头疼的,实在不好意思班门弄斧。但我的经验和教训是,资料不在多,而在精。大家推荐的肖秀荣老师系列,风中劲草都很不错,但一定不要妄想全部都看,尤其是在专业课负担比较重的情况下。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程度,以及偏好,在大纲之外选择一本主要的背诵版进行后期记忆。另外,考前模拟题也是蜂拥而至,也不要想要全部都看都做,建议肖八肖四为主,其他的模拟卷大题翻一翻看看答案就可以了。政治从暑假之后开始准备时间就很充分了,大家只要踏踏实实复习,都不会有很大问题的~
考研数学方面:
在数学上,我感觉我是有很多话要说的。在本科上,虽然我是工科学位,但是我的专业比较偏艺术一点。但是在本科中我的高数、大物和电路等课程都是90+,所以就算没学过,我对自己还是有信心的。我是在三月份就开始学习数学了的,最开始我是用李永乐的全套再加上看教材,看懂了很多,后来一直看李永乐的全解书看到五月份,那个时候就觉得自己学了好多,也懂了很多。在六月份和七月份我就是把李永乐全书做完了。因为这是我自己的摸索过程,我还整理了自己的一套笔记,排版加上抄写,还有不太理解的就反复看复习全书。九月份我开始做李永乐的全书,注意是做,不是看,以前我觉得李永乐看能看懂,现在是要求自己会做,做完一遍能有30%不会做,我不急着把这30%弄会,而是开始做真题,因为我知道还是自己的题量不到位,导致我的理解不到位。在十月份,我就开始做真题。我用的是张宇的真题大全解,我先是按照知识点做真题有点慢,但大部分都会。然后我再按照套卷去做真题,这个时候我就可以保证每张卷子选择填空至多错一个,而且速度很快。但是这个阶段我的问题就是大题会算,而且就极限什么的也挺快算出来的,但是就是不太会写过程。反正在10/11/12这三个月里,我就是反复利用真题和我自己做的笔记,再总结点错题,就差不多了。
考研英语方面:
最初几年的真题是用来培养熟悉感和建立信心的。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的准确率大幅提升,做起题来愈发得心应手,尽管我对文章内容理解还不够深入,但依靠技巧也能选出正确答案。对于词汇,我的策略是,在做题时标记出不认识的单词,完成题目后立即查阅,记下它们的词性、含义以及常见的搭配,并直接写在试卷上。我还准备了一个笔记本,专门摘录这些真题中的新词,其实就像是抄写一遍,不过这次抄写还包括了解析中提供的句子结构、语法规则等信息。这个过程确实既琐碎又耗时,但如果持之以恒,效果显著。起初,我一天用于做题和校对,另一天用于总结,每天至少投入三个小时。后来,我提高了效率,所有工作都在一天内完成。每天在开始新的真题练习前,我会复习之前的笔记,如此循环往复,相信终会迎来豁然开朗的一刻。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设计”是一门涵盖广泛的课程,包括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力学分析、材料选、制造工艺等多个方面。其中,基础理论如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等是核心,它们为理解和解决复杂机械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扎实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我建议你们要花大量时间去复习这些基础知识,并凭做题来加深理解。
机械设计涉及到许多具体的零部件,例如齿轮、轴承、连杆等。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需熟练掌握。我在备考过程中,特别注重对这些典型部件的理解和计算,不断凭实例练习来提升自有的应用能力。
再者,材料的选也是机械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你需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能特点,比如强度、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以及它们在不同工况下的适用性。我会推荐你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研究。
实践操作和设计思维同样不容忽视。你尝试参与一些实际的机械设计项目,或者凭模拟软件进行设计训练,这样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学会如何从整体上考虑一个系统的运作,理解各个部件之间的相互影响,这对提高设计能力至关重要。
持续的学习和更新知识是必要的。机械设计领域的技术发展迅速,新材料、新工艺、新设计理念层出不穷,保持对行业动态的关注,定期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和技术报告,帮助你保持敏锐的专业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