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国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复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复旦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八月份开始,每天一个小时,选择题:刷肖秀荣的1000题。刷了两边多。然后是看风中劲草,一遍一遍的看,我也不知道我看了几遍,把相似知识点用自己的方式标注出来。做完1000题,就做模拟题,我是把市面上能找到的模拟题都做了,大致包括:肖秀荣八套题,四套题,任汝芬四套题,蒋中挺五套题,任燕翔四套题等等。一定把不会的看明白,思路很重要。至于大题,我认为思路很重要,我只背了肖秀荣的四套题,顺便说下,肖老师真是业界良心,政治跟着肖老师,准没错。
考研英语方面:
在考研的众多科目中,英语通常被认为是一大难关。历年都有不少考生因英语单科分数不足,遗憾地被淘汰出局。我个人认为,英语学习是个持久战,自始至终都应该持续投入。考研英语的核心在我看来就是词汇量,其他如语法或时态则相对次要。因此,攻克单词至关重要。我是从三月起开始备考英语,初期专注于积累词汇,反复背诵了三次。从三月到七月,我在坚持背词的同时,也涉及语法、作文和翻译等全面复习。其间,我也会偶尔做几篇张剑的《阅读150篇》以保持手感。暑期,我尝试了几套真题,成绩并不尽如人意,归根结底还是词汇基础不够扎实。进入十月,我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英语复习中,新东方的单词书我已经读完第一轮,这次重点复习我不熟练的部分。即便如此,做真题的效果仍然不佳,于是我进行了第三次深入强化,一直持续到十二月。在这个阶段,我将真题中所有不熟悉的单词和短语一一记录并背诵,同时每天坚持背一小时的新东方单词书。这样的努力下,当我再次回顾真题时,发现其中的词汇已经变得熟悉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历史地理基础”这门课涵盖的内容广泛,它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简单叙述,更是对这些事件发生地的深入理解和解析。在复习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对中国古代地理环境、行政区划变迁、交通路线演变等基础知识的掌握。这些内容往往在试题中以各种形式出现,如地图题、论述题等,需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对历史地理的研究,实地考察和文献阅读同样重要。我尽可能多地阅读了相关的历史文献和地理著作,比如《水经注》、《禹贡地域图》等,也利用假期进行了实地考察,去了解历史遗址的现状,感受历史的痕迹,这对理解历史地理的动态变化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再者,掌握一定的GIS(地理信息系统)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这不是传统的记忆性知识,但它是现代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工具。凭学习和实践,我学会了如何运用GIS进行数据处理和地图制作,这对理解和分析历史地理问题非常有帮助。
我还发现,定期进行自我测试和讨论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我会定期整理笔记,做模拟试题,以此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我也会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这种互动不仅能增进理解,也能激发新的思考角度。
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为重要。历史地理并非简单的事实堆砌,是对历史现象的深度解读。在学习过程中,我尝试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相结合,思考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这样不仅使学习更有乐趣,也我在考试中能更自如地应对各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