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中师大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这是我四门课里面花时间最少的一门课,我9月份大纲解析出来的时候就开始看了,不过感觉政治这东西太乏味,坚持不了,所以直到11月份,我大纲解析一半都没看过,而且前面看过那一半也是一眼扫过去,划过去的,看过就忘,什么都想不起来了,练习 我买了本肖秀荣的《1000题》,不过连1/5都没做完。。。所以说真正开始看应该快12月份了。至于主观题,我弄了本28题,就读了几遍,也没怎么背,基本就是靠临场发挥的,题目抄一句,写一句自己的话,一遍抄完如果还没抄满,换个观点从头再来一遍,直到把整张试卷写满为止。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数学相对来说算是比较难的,我感觉今年的数学难度主要体现在计算量大(计算能力很重要,想办法提高自己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和部分题目类型较偏(考到平时不主要关注的知识点)。大家根据近几年考试题型,自己规划一下复习计划。想要提高数学能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是:多做题、多计算、多总结。李永乐的复习全书,相对来说涵盖的知识点要比张宇18+9+9讲少一些,但是也都是考研重点,如果不想在数学上花太长时间或者感觉时间不太够,可以用复习全书。而张宇的18+9+9讲讲的更加具体,解题方法也比较多,知识点也比较全,但是要记的方法太多了,不一定可以用到很多。我当时综合了一下,看的复习全书,做的张宇的1000题,张宇18+9+9也略看了一点。但是重要的还是真题,一定要做。什么时候开始真题训练(当作考试一样,3个小时的时间),以及后面的宇8、宇4、宇1,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合理分配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水平属于一般偏上。我英语开始的比较早。大概在4月份,我就开始背单词,单词书是一本按照词根排序的书,书里面有历年英语考研的例句,非常利于理解与记忆,我整个考研过程大概看了这本书2遍。在距离考研还有3个月时,我几乎是每天早上刷100个单词,坚持到考研的前一天。平时也是在背单词和做阅读时练的,基本没有专门练长难句。由于阅读占分数很大,所以我买了1997到2020年的真题做,前前后后大概做了3遍,做到最后我到不用看文章和题目我就知道答案了。做真题主要是看出题人的思路,特别是错误选项是怎么出现的。方法就是自己做一遍阅读,然后对答案、看解析和翻译,做到每句话的结构都明白,每个单词都知道什么意思。如果你做阅读做到炉火纯青,那么你都可以猜到命题人怎么样编出错误选项。对于作文来说,我买了一本考研英语作文书,每天背,背熟了大概大小作文各十篇,做到如果出相似的题目可以马上写出来。我在一开始时候,还练过完型填空,但是由于完型考验个人很高的英语水平,而且花费时间长,见效慢,所以我前前后后练习的完型不到10篇。最后,我的英语总成绩还算满意。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地理信息科学(GIS)是一个涵盖广泛领域的学科,它涉及到地图学、遥感、数据库管理、计算机编程等多个方面。在这门考试中,对GIS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的理解是基础。你需掌握GIS的基本工作流程,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展示,并理解其在环境科学、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应用。
遥感技术是地理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你需了解不同类型的遥感平台和传感器,掌握遥感图像的特征和解析方法,比如像元分类、变化检测等。遥感图像解译理论和实践也是考试的重点,需凭大量练习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再者,数据库管理和SQL语言的学习不可忽视。理解和运用关系数据库模型,熟悉SQL语句进行数据查询、更新和操作,这些都是GIS数据管理的基础。你可能还需理解空间数据库的概念,如空间索引和空间查询。
编程能力是现代GIS的关键。Python或GIS专用脚本语言如ArcPy、GRASS GIS的使用会出现在试题中。学习如何利用这些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编写简单的GIS应用程序,大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结合实践是最好的方式。阅读教科书获取理论知识的,应多动手操作GIS软件,例如ArcGIS、QGIS等,进行实际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参与项目或者完成小课题也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定期做模拟题和历年真题也很重要,这能帮助你了解考试的形式和难度,也有助于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遇到不懂的问题,积极寻找解答,无论是查阅资料还是向老师、同学求助,都是提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