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基础心理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语北语基础心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北京语言大学基础心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接近80的分数是这几门中最满意的,复习政治的思路大概是这样的,9月初开始配合讲义做《1000题》,都是看完一章书,再做一遍题,然后对答案。做完一遍后,就又买了一本,重复第一遍的过程,这时候的错误率已经降低了很多。到了10月中旬,用肖秀荣的讲真题,把历年的真题大概过了一遍,只做选择题,大题都是看看答案找找思路。11月份的时候由于大部分时间给了专业课,政治稍稍有点放下,主要是用的肖秀荣的《知识点提要》,按照那本书又将知识点过了一遍(那本书的马原框架和近现代史时间轴相当不错,理科生可以试试,尤其是马原,不是死记硬背就可以的)12月份的时候就进入疯狂背诵的阶段了,这时候我买了肖秀荣的《考点预测背诵版》,还有《冲刺八套卷》和《最后四套卷》,都是做了选择题,然后直接背大题答案。过程大概是这样的,有些我也记不清了。
考研英语方面:
众所周知,考研英语大纲要求的5500个词汇量是备考的关键,然而,大部分考生都在记忆单词的艰难任务中挣扎。我在初次考研时就败在了大约三分之二的生词上。但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只要能大致识别单词,解题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阅读理解占据了英语考试的主要分数,自初中起,我就对此颇有自信,阅读速度快且准确率尚可。
充分利用真题至关重要。我一共做了三次,每次的表现都有所提升,当然,有些题目到最后我已经熟悉到不用看完全文就能选出答案。让我最头疼的就是新题型部分。起初,我迅速完成了历年真题,感觉做起题来犹如神助。那时我以为新题型并不难。然而,一个半月后做第二遍,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错了那么多,我当时也是懵了,不明白为何第一遍正确,第二遍却失误连连。这个问题到现在仍是个谜。到了第三次,虽然比第二次稍好,但仍然不如第一次。如果非要说个理由,只能说可能是缺少了第一次的那种直觉吧。新题型分为两类,一类是七个句子挑选五个放入原文,另一类是排序题,后者确实颇具挑战性。考前一周,我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因为这种题型的成绩总是飘忽不定,这对于喜欢掌控一切的摩羯座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不过,应对新题型有个诀窍,那就是保持冷静。无论难度多高,都要耐心寻找线索,专心致志。要做到这点,前提是在之前的题目上提高速度,为新题型留出充足的时间。幸运的是,今年并未考查排序题,我也发挥了不错的水平,真是谢天谢地。
考研专业课方面:
心理学专业基础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其中,普通心理学是基础中的基础,它涉及人的感知、认知、情绪、动机、人格等方面,需有扎实的理解和记忆。我建议大家从这里开始,逐个章节深入学习,构建起完整的心理学科知识框架。
对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这两部分强调的是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和教育影响。理解和掌握儿童青少年的发展规律,以及如何凭教育促进其心理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强,需阅读大量的研究文献,理解和分析实证数据。
社会心理学则更注重群体行为和人际互动的研究,如社会影响力、偏见、冲突解决等主题。这部分需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从多角度分析社会现象,并理解个体在社会环境下的心理动态。
在复习策略上,我认为理解优于记忆。对复杂的概念和理论,尝试用自有的话解释,或者与生活中的实例相联系,能帮助更好地。定期做题和模拟测试也很关键,它们不仅能检验学习效果,也能锻炼在有限时间内提取信息的能力。
参加学术讨论或找到学习小组也是非常有益的。与他人交流激发新的思考,也凭他人的疑问来审视自有的理解是否全面。保持好的心态,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压力,也是考研成功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