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师大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生态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资料跟着肖秀荣走准没错!9月份开始看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建议先看容易的史纲,再看马原毛中特思修。刚开始学不要贪快,每章每节认真看,不要对政治抱有太抵触的心理。看完一章精讲精练做相应的1000题,做的过程不要返回去看书,对完答案再去复习书中的内容。做题时写在其他的纸上,可以标记一下做错的题目,因为1000题最少做2-3遍。这里大概花1-1.5个月。10月份中上旬开始做真题,同时开始再看《知识点提要》,相当于《精讲精练》的简版,更突出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再做1000题,做错两次的题目特别标记。这里花1个月左右。9-10月重点还是在选择题上。11月份看《考点预测背诵版》,开始背诵主观题的答题材料。再做《1000题》,做错2-3次的题目要重点注意了,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和时间都要搞清楚。完成《8套》的选择题,错误的题目标记,主观题的答案每天背一背。8套卷的选择考了很多犄角旮旯的知识点,查漏补缺。《形势与政策》小册子,看看就行。随时关注肖秀荣老师补充更新的材料。12月份《8套》选择再做一遍,完成《4套》,主观题答案背诵。2017年的政治主观题肖秀荣是全部押中,在8套和4套里面。选择题40以上不难,主观题还是多写吧。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成绩不太理想,这恐怕与心理状态有关。学习英语并不复杂,关键在于词汇量的积累。我在准备六级考试时就已经背诵了考研所需的单词,因为两者的词汇量相差无几,但考研对单词的理解程度要求更高,不仅测试一个词的多种含义,还在阅读理解中强调其灵活运用。我发现逐页翻阅单词书的方法对我来说进展缓慢,于是我尝试了一种新的策略:如今的智能手机都具备英语词典应用,我把不熟悉的词汇(包括考研指定词汇和日常阅读中碰到的关键单词)添加进去,并设定了每日复习的数量,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记忆。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效率高,也便于持久坚持,每天只需花费几分钟就能完成。不过,考虑到手机上的单词解释可能不够全面,我也会定期回到纸质词书进行深入学习。这个记单词的习惯我已经形成,即使考试结束了,我还是会经常用手机来温习单词。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来看看基础的公共课——英语和政治。英语是我每天必修的一门课程,词汇积累是关键。我推荐使用“扇贝单词”或“百词斩”等App进行日常学习,并坚持每天阅读英文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对政治,我主要依靠大纲解析和历年真题,肖秀荣老师的四套卷在冲刺阶段帮助很大,一定要认真对待。
专业课的学习。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生物、化学、地理等多个领域。我建议先从《生态学原理》这本书入手,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凭阅读SCI论文,了解前沿研究。自然地理学则更侧重于地表过程的理解,如气候、地貌、水文等。我用的是《自然地理学》教材,配合《中国自然地理》进行深入学习。理解并重要的地理现象和规律,凭绘制地图来加深记忆。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做笔记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我会把书本上的重要知识点整理成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多做真题,模拟考试环境,有助于适应考试节奏,找出自有的弱点。
对实验和实地考察部分,我建议尽可能多地参与实践活动。华东师大有丰富的实践基地,提前联系导师或者师兄师姐,争取机会参与其中,这不仅能提升实践操作技能,也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只要坚持不懈,自己,就一定能到达终点。每个人都有自有的学习节奏,找到最适合自有的方法,坚持下去,成功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