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应用统计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工大理学部应用统计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北京工业大学应用统计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从9月开始的,学习顺序应该是马原、史纲、毛中特、思修,首先马原是最难理解的一部分,这部分一定要听课,自己琢磨是没用的,只要搞懂,题目就迎刃而解了。史纲因为就是近现代史,历史嘛~不会改变的,所以背诵不会因为大纲改变受影响,建议在脑子里形成一条时间轴,没事儿的时候就过一遍,也可以在纸上写写。毛中特和史纲是有重叠部分的,而且我听课时老师说今年变动会大一些,所以一定要买新资料。思修就比较简单了,有些题就是常识,但是法基部分比较容易搞混,这部分还是以背诵为主。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不太擅长,首先从阅读书籍来巩固基础知识,接着完成36讲中对应的习题。在基础课程结束后,我购入了1000题,开始深入复习阶段,重点是各个专题的攻克,并且整理了许多策略和技巧,我都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以备后续查阅。同时,我会交错进行不同类型的题目,例如在学习线性代数时也会穿插一些高等数学的练习。第二轮复习是从九月初至十月底,除了上课时间,我重复了第一次的学习步骤,但这回我强调实践,不再只是凭感觉,而是尽可能全面地记忆公式,时常尝试默写,遇到困难立即查看笔记。这样的习惯逐渐带来了明显的进步。这轮复习同样要做标注,标记出之前不懂但现在理解的、遗忘的知识点以及找到新解题思路的部分。
考研英语方面:
亲身经验分享:撰写文章时,建议在答题纸上垫放试卷,避免它直接与桌面接触,以免书写时过于滑顺,导致书写困难,字体也不美观,影响整体观感。优秀的文字呈现绝对能为你的作文增添分数。我的英语复习过程大致如下:由于我在六月底七月初才开始复习,之前我已经浏览并抄写了绿皮书中的单词到一个小笔记本上,然而那一遍几乎没什么记忆效果。正式开始后,我每天早晨大约花费一个小时来背单词,平均涵盖3至4个列表,其中包括前一天学习的两个列表以及当天新学的另外两个。初期可以少一些,随着进度逐渐增加难度,有些单元的单词多且复杂,就需要更多时间,而词汇量较少、较简单的列表则可以加快速度。晚上睡觉前,我会再次回顾早晨学过的单词,时间自由,只要完成“复习任务”就好。到了后期,我减少了单词的记忆时间,或者说是快速地背诵,早晨最多分配半小时,因为增加了作文练习,需要重新安排时间。对于背单词,我发现快速重复是关键。许多人可能在一个难以记忆的单词上耗费过多时间,但实际上并未真正记住。这不是记忆力好坏的问题,对于难词,适当地多花一点时间去熟悉是可以的,但不宜过久。务必全面掌握每个单词的词性和含义,因为在考研中,考查生僻含义是很常见的。人的记忆力呈下降曲线,因此需要不断重复以加深印象。所以我选择每天滚动少量新单词,但用一半的时间回顾前一天的“新词”,晚上再加以巩固,感觉效果也不错。当然,如果你是英语高手,认为这种方法不适合你的话,就请忽略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统计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无论是描述性统计还是推断性统计,都需对基本概念有清晰的认识。比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等基本统计数据,以及假设检验、置信区间、卡方检验、t检验、F检验等核心概念,这些构成了统计学的基础框架。深入理解每个概念背后的含义和计算方式,是理解和运用统计知识的第一步。
掌握数据分析工具。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使用如R语言或SPSS这样的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熟练操作这些工具,了解其各种函数和命令,对提高效率和准确性非常关键。理解算法原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线性回归、逻辑回归、时间序列分析等,这将帮助你更好地解释和理解结果。
再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统计学不仅需理论知识,更需凭解决实际问题来提升自有的能力。找一些实际的数据集进行案例分析,或者参加数据分析比赛,这样既能巩固理论知识,又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题和复习同样重要。统计学的题目往往需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解题过程既是对知识的检验,也是加深记忆的过程。我建议定期做一些模拟试题,尤其是历年真题,以便熟悉考试的出题风格和难度。
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在论坛上,你找到很多与你一样在努力的战友,他们的疑问可能就是盲点,他们的解答也许能给你新的启示。教师或同学的反馈也能帮助你发现自己理解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