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财政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复旦经济学院财政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复旦大学财政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七月初启动复习,我首先抽出空档把上年的大纲解析浏览了两遍,专注近代史部分。接着,我毅然决然地开始了肖秀荣的1000题,尽管几乎一无所知,但我使用铅笔硬着头皮上阵。完成第一轮后,我转向大纲解析,这次我更有目标性地阅读,特别是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思想概论。(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我计划留到最后冲刺阶段再背诵。)这时,肖秀荣的背诵手册出版了,我便将其作为辅助资料,继续攻克1000题,持续反复练习错题。最后,我仅购买了肖八和肖四的预测卷,在最后关头全力以赴地背诵肖四。幸运的是,肖老先生不负众望,押中了一道半大题。政治成绩往往带有不少偶然性,但无论如何,充分准备总是正确的策略。
考研数学方面:
在备考期间,首先应当查阅本科课程的教科书,这是初期学习的重要环节。有些学生认为课本内容过于繁杂,倾向直接跳入市场上流行的考研数学参考书。然而,我推荐无论专业背景如何,即便是数学专业的学生,都应至少通读一次本科教材,确保理解各个定义和定理。首要任务是掌握各种概念和术语,否则直接进入专门针对考研的数学书籍可能会因难度过大而感到困扰,效果并不理想。预计两个月的时间足以浏览完这些权威教材,因为它们包含的基本知识是公认最扎实的。此外,阅读时建议每完成一个部分(如一节或一章),立即解决后面的习题,以加深记忆,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牢固根基。对于首次考研的同学,最佳的数学复习启动时间可能是大三下学期的三四月份。
考研英语方面:
做题顺序我的是阅读A--新题型--小作文--大作文--完型,把完型放到最后时间不够了就可以蒙。当你觉得都练习差不多的时候,好了,你可以开始成套地做题了。有的同学说我要一天做一套真题,我想说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越到备考后期,你越觉得时间不够用,你不可能每天抽出150分钟来做一整套真题。每周做一套就已经很不错了。做真题的目的是对于时间的把控,看看你最终在考场上如何分配时间。我经过练习安排了我的做题顺序,一般我会先做翻译,然后是小作文、大作文,阅读,完形。有的同学可能会说,阅读分值这么大,不应该先做阅读吗?但是我在练习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阅读经常会超时,大概有20分钟,这必然会占用翻译和作文的时间。那么最后你可能潦草地写一下翻译和作文了事。我们知道,翻译和作文都是定档给分的,如果你的字迹工整些,翻译通顺些,基本没有错词、语病,那么你至少可以拿个中档,如果你再用一些特别的词,句子稍微复杂些,字迹漂亮些,那么你可以拿个高档。所以翻译和作文你有时间写就可以拿到分。但是你阅读填错了,就一分没有,你有3/4的几率得0分。如果你最后没时间写了,阅读蒙一个,那你还有1/4的概率拿到分,但是你翻译和作文没时间写的话,你就基本拿不到多少分了。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和理解,最终你要怎么做,还要结合自己的实践,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综合基础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决策者,如消费者和企业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最佳选,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个经济体的运行,包括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大问题。这两部分都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理解能力。
对微观经济学,掌握供求模型、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以及市场均衡等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效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原则,以及理解垄断、寡头等非完全竞争市场的特性,是得分的关键。
宏观经济学的学习,需理解和掌握国民收入核算、IS-LM模型、AD-AS模型、菲利普斯曲线等核心理论。尤其要深入理解宏观经济政策对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影响,以及这些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和通货膨胀。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多做笔记,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每个概念、模型都要尝试用自有的话解释,这有助于深化理解和记忆。定期回顾和复习,防止遗忘。
对计算题,一定要多练习,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很多题目都会涉及到弹性理论、边际分析等,这些都是需凭大量练习来熟练掌握的。
阅读英文原版教材或者文献也是很好的提升方式,不仅提高英语水平,还能帮助你理解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拓宽视野。
我强调的是,理解比记忆更重要。经济学是一个逻辑严谨的学科,理解了原理,很多问题自然就能迎刃解。所以,不要死记硬背,是要深入思考,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这样既能增强兴趣,也能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