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电路与系统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系电路与系统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厦门大学电路与系统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备考的最佳时期介于七月中旬至九月之间。这门学科的一大亮点是其极高的效益比,例如,我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取得了71分,而英语学习了十个月才拿到67分。对于学习策略,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见解。我想着重指出的是,政治科目越是深入学习,难度就越低。初期的书籍是最具挑战性的,尤其是哲学部分,它需要深度理解。然而,随着课程进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变得相对容易些,历史纲要更是如此。至于思想道德修养,短短两天就能完成复习。因此,不必害怕哲学部分的困难,因为后续并不会变得更艰难。此科目的学习曲线并不像数学那样线性递增。接下来,让我分享一下我的学习方法。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关键,对于每个备考数学的人来说,都应将主要时间投入其中。必须投入大量时间来理解概念和通过练习来巩固知识,要以解决问题的心态面对,因为并非每年的数学考试都如2017年那样简单。考虑到教育部在2016年和2018年设置的难度,我们不能排除再次出现类似情况的可能性。我没有选择张宇的教材进行复习,可能是因为觉得某些部分稍显困难,我选择了李永乐和王式安的全套书籍,还附带一本同步练习册和660题集。初次复习就围绕这些材料展开。
重点不在于做多少题,而在于质量。我在7月至10月间将全套书和习题集各看了一遍,每道题都做了两次,接着完成了同步练习册的所有题目。进入10月至11月,我专心攻克了660题中的选择题(尽管名为660题,实际上将近1000题),大约500题,它们设计得很精妙,我做了两遍。填空题部分我觉得较为繁琐,就没做,但我建议有能力的话还是完成,这对巩固基础很有帮助。到了11月至12月,我专注于2000年至2016年的考研真题,全部做完并深入研究错误题目。最后的几周,我购买了张宇的八套模拟卷,并做了最近两年的真题,以保持解题状态。
我个人认为,对我能力提升最大的阶段是在刷李永乐660题和历年真题时,那时我也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解题节奏。考研数学的题量相当大,共有9道大题。我按照顺序解答,这取决于个人习惯,但关键是建立并保持自己的解题节奏,切勿盲目跟从他人,考试中突然改变策略是不明智的。
考研英语方面:
在英语复习方面我四月份开始看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看一个单元然后背一个单元的单词,并学习何凯文的长难句。然后开始做阅读理解,很多同学先做模拟题,准备把真题留到最后,我认为这是不太正确的。模拟题的出题思路与真题有很大的区别,而且部分模拟题的词汇有一些超纲,真题应该是一直贯穿于考研英语复习的全过程并且出于重点地位。我五月份开始做真题,前后一共做了三遍左右,用了两套真题的参考资料。前期做考研真相阅读理解部分,每天一篇阅读理解,从1997年做到了2005年,先计时做题然后手写翻译。我认为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手写翻译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翻译完成后我会对照答案。句句比较。而且每个选项都自己要认真分析,判断错误选项设置的特点并认真总结。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子电路是电路与系统专业的基础,它涵盖了电路的基本理论,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这部分需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能够熟练运用微积分进行电路分析。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原理是构建整个电路知识体系的关键。
模拟电路是电子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需深入理解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特别是共射极、共集电极、共基极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的特性,并能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对滤波器和振荡器,要理解其设计原则和频率选性。
再者,数字电路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主要涉及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内容。这里,要熟悉各种逻辑函数的表示形式,如真值表、卡诺图、布尔代数等,理解和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是基本要求。
学习方法上,我强烈建议大家动手实践。购买一套实验套件,凭实际操作去理解和验证理论知识,这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多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帮助你了解考试的题型和难度,也能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好的笔记习惯也很重要。将课堂上的重点、难点以及自有的理解整理成笔记,便于复习和巩固。遇到不理解的问题,不要害怕寻求帮助,向老师教,也和同学讨论,有时候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就会迎刃解。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好的作息规律,这对备考至关重要。学习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