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科目的复习通常在后期阶段展开,进入11月中旬后,需要逐渐提高对该科目的学习时间,从初期的一到两小时提升至每日三小时。此时,重点应放在大量练习选择题上,因为这部分占了50分,包括16道单选题,每题1分,总计16分,以及17道多选题,每题2分,合计34分,它是决定政治成绩的关键。特别是多选题,要想取得高分,必须在这部分稳定发挥,达到35-40分是比较理想的分数,当然分数越高越好。我当年选购了肖秀荣的《冲刺8套题》,每天都模拟完成一套选择题,大约耗时30分钟,然后自我批阅。遇到疑惑之处,我会立刻查阅《风中劲草》或《大纲解析》来深化理解。同时,我也重新温习了之前做过的《1000题》。这时市场上会出现一些关于时事的辅导材料,推荐购买一份,以便了解本年度的重要事件。这样的选择题强化训练持续约一个月的时间。
考研数学方面:
考研数学中有部分章节是比较难的,深究下去都很复杂,但是考研几乎不考这些陈旧的内容了,学习这一块量力而行。九月份开始还是继续做题,这时候做1000题应该好好反思自己了,把做错或者不会的题整理在本子上,写出自己错误地方、相关的知识点和感受。
考研英语方面:
我是英语很烂的那种。不管你四六级怎么样,就算你四级没过也不要灰心,哪怕你六级超过500也不要掉以轻心。我当时使用的参考书有:张剑的黄皮书真题,黄皮书阅读150篇。其实就张剑的黄皮书真题和150篇就够啦,黄皮书珍藏版只有05年之后的题目,建议把那本05之前的真题也做一做,150篇只做基础篇就够啦,提高的有点太难。同时记忆历年真题出现的陌生单词。单词千万别贪多,最终还是看你记牢多少单词。我最开始就是边记单词边做150篇,暑假中150篇做完啦,那时候我还不想做真题,结果还是做了2套熟悉题型。开学九月份我就开始做真题,只做阅读和新题型。阅读的每一个句子我都会试着翻译,不会的我就去问老师,老师还会把整篇文章都给我讲明白。新题型先自己做,再看答案分析,最后还得搞清楚文章的逻辑关系,可以在大脑里回忆几遍。真题第二遍时,我就做阅读翻译。写作我是在11月才开始复习的,特别提醒,千万别用整篇的那种模版,考前我怕作文不会写,我背一篇110多字的模版,所以考研我大作文20+分钟就完事,估计大作文没上十分。尽管考研英语提前半个小时完事,正确率还是不行。但是对于作文不太在行的,总结一个自己的模版是有必要的。在考试的前二十多天,我把真题做了第三遍,这次是都做包括完形,这次阅读A,B看到基本上都知道答案,其实是在回忆前二次做题思路,重点分析前二次都做错的题。经过这三轮,英语比较差的过线应该也没问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综合一通常涵盖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大部分。这四门课程相互关联,形成了一张完整的计算机知识网。数据结构是基础,理解和掌握链表、树、图等基本数据结构以及排序、查找算法至关重要。我建议使用《数据结构(C语言版)》作为主要教材,配以LeetCode等在线平台进行编程实践。
计算机组成原理主要涉及CPU的工作原理,包括指令系统、运算器、存储器等。《计算机组成原理》这本书是很好的参考资料,结合硬件模拟软件如Logisim加深理解。对这部分,理解和记忆并重,要能够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再者,操作系统部分需理解进程、线程、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核心概念。《现代操作系统》是一本经典的教材,多做笔记,整理出清晰的知识框架。操作系统实验也是很重要的学习途径,凭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其工作原理。
计算机网络主要学习TCP/IP五层模型及各层协议。《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版)是经典教材,配合RFC文档深入理解协议细节。理解每个层次的功能和交互,绘制网络通信过程图对记忆有很大帮助。
在复习过程中,我采用的是“精读+刷题+讨论”的策略。精读教材,确保每一个概念都理解透彻;刷题是检验理解程度的最佳方式,无论是编程题还是选题,都能有效巩固知识;参加考研群或者找研友一起讨论,既能共享资源,也能互相激励,解决疑难问题。
保持好的作息和心态也十分重要。合理规划时间,保证每天有足够的休息,避免过度疲劳。面对困难,保持积极的心态,自己一定能够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