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南京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在11月才正式开始背诵政治内容的,尽管我在7月就已经开始浏览书籍了。我强烈推荐使用风中劲草编著的那一本,它清晰地列出了关键知识点,帮助我们有针对性地学习。除了背书,做练习题也至关重要,特别是在考试前的最后20天,那时市面上会出现大量政治复习资料,我建议都过一遍,因为很可能从中碰到考卷上的原题。最难忘的经历就是每晚10点去学校那个全天候开放的自习室专心背政治,那里总是人潮涌动,连站的地方都难找,每个人都全力以赴为考研奋斗。在那里,我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备考伙伴。
考研数学方面:
我集中精力复习的是数学部分,几乎研读了全书七次之多,660题完成了双轮,全真模拟400题也做了两次,真题同样重复了两次,还攻克了张宇的最后四套题目一次。在最后的二十天里,我专注于基础知识的回顾。然而,今年的数学难度明显提升,所以大家必须认真对待模拟试题,不能期望像过去那样,认为16年难了,17年就会简单。要知道,在考研中,数学表现优异通常意味着总分也不会差。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做题,找出自己的弱点并总结经验,然后再继续刷题。实际上,当全书看到第三或第四遍时,应对真题已经绰绰有余。不过,提升解题速度和精确性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来实现。务必多动手实践,遇到困难时与同学探讨,绝对不可忽视数学的重要性。我没有看课本,而是首先快速浏览了张宇的18讲以了解基本知识点,没有立即做题。接着,我使用了李开元的那本粉色封面的教材(这本教材真的非常实用,至少对我来说非常适合)。
考研英语方面:
做题顺序我的是阅读A--新题型--小作文--大作文--完型,把完型放到最后时间不够了就可以蒙。当你觉得都练习差不多的时候,好了,你可以开始成套地做题了。有的同学说我要一天做一套真题,我想说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越到备考后期,你越觉得时间不够用,你不可能每天抽出150分钟来做一整套真题。每周做一套就已经很不错了。做真题的目的是对于时间的把控,看看你最终在考场上如何分配时间。我经过练习安排了我的做题顺序,一般我会先做翻译,然后是小作文、大作文,阅读,完形。有的同学可能会说,阅读分值这么大,不应该先做阅读吗?但是我在练习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阅读经常会超时,大概有20分钟,这必然会占用翻译和作文的时间。那么最后你可能潦草地写一下翻译和作文了事。我们知道,翻译和作文都是定档给分的,如果你的字迹工整些,翻译通顺些,基本没有错词、语病,那么你至少可以拿个中档,如果你再用一些特别的词,句子稍微复杂些,字迹漂亮些,那么你可以拿个高档。所以翻译和作文你有时间写就可以拿到分。但是你阅读填错了,就一分没有,你有3/4的几率得0分。如果你最后没时间写了,阅读蒙一个,那你还有1/4的概率拿到分,但是你翻译和作文没时间写的话,你就基本拿不到多少分了。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和理解,最终你要怎么做,还要结合自己的实践,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光学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它涵盖了光的产生、传播、干涉、衍射、偏振等多个核心概念。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是关键。例如,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统一理解——光电效应和量子力学的基础;再如,傅立叶光学中的频域和空域转换,这对理解和应用光学系统设计至关重要。
对基础理论的学习,我建议大家多做笔记,整理出清晰的知识框架。比如,你构建一个思维导图,把光学原理的各个部分——几何光学、物理光学、量子光学等一一列出,并在其中嵌入关键概念和公式。这样不仅能帮助你记忆,还能你在复习时快速定位到具体知识点。
实践操作也是光学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帮助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概念,比如凭双缝干涉实验感受光的波粒二象性。利用教材或者网络资源进行模拟实验,甚至自己动手做一些简单的光学实验,都是很好的学习方式。
再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样重要。我推荐大家多做题,尤其是那些结合实际情境的问题。例如,如何设计一个光学系统来达到特定的成像效果,或者如何解释观测到的光学现象。这种训练能够提升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讨论和交流是深化理解的有效途径。参加一些学术论坛或者学习小组,和同学们一起探讨难题,互相讲解不懂的地方,这样的互动能激发思考,也能你发现自有的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