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师大地理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做题的时候一定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有的选项答非所问,即便正确也不能选,有的选项之间只是个别词语的差异,要认真区分。多选题我经常错很多,这方面实在是不好多说,大家可以看看其他人的经验。我临考前做模拟题选择经常错十多分啊~汗!关于简答,答题注意卷面整洁,因为是黑笔写,很容易写花、写歪。我字不漂亮,还每天练一篇楷书。答题的时候用尺子标着以免写飞…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一定要注重方法,平时的做题习惯很重要,千万不要注重快,要注重精。说一下我的复习计划,大三下学期由于我们课很多,而且万恶的老师经常性的点名,我用于考研的时间很少,主要就是晚上和周末,下学期我主要看了一遍课本,把课后习题做了一遍,不过现在看来,课后习题没大有不要做,如果你的时间充足,你可以做,如果不充足,你可以只看课本,因为到时候复习全书上的题就够你做的,暑假期间,我就回家呆了六天,暑假是最难熬的,天气很热,而且学校餐厅的饭简直不是给人吃的,坚持住就是胜利,你们可以这段时间开始做全书了,李永乐的,陈文灯的没有什么太大区别,然后九月份主要做了一下李永乐的660题。660题很好,基本上填空选择的题型全都包含了,你把它做透了,多看几遍。十月份开始做模拟题,我主要用的是李永乐的全真模拟400题,这套题很难,做的时候很受打击,基本上在80分左右,不过做完之后,感觉有很大收获,到十一月份开始做真题,这时候做真题感觉就很简单了
考研英语方面:
首要任务是词汇学习。当然,这适用于所有人,除了那些特别抗拒的同学。不过,记忆单词并不意味着机械地死记硬背,而是要有策略。按照认知程度,单词可分为未知、熟悉但不精通、以及非常熟练三个类别。对已掌握的词汇,不需要过多重复,只需了解其应用场景;遇到熟悉但不熟练的词汇,必须重点攻克,因为它们往往是成败的关键,可以通过定期复习来强化记忆。至于全新的词汇,如果你像我一样有强迫症,那么最好记住它们。但如果只是为了考研,做到能识别就够了。完成几次考研单词书的复习后,应转向真题中的词汇,特别是阅读部分,整理并反复记忆其中频繁出现的词,尤其是那些含义因上下文变化的词,务必牢记。对于完形填空、翻译和新题型,关注过去五年的单词。
其次,阅读理解至关重要。有人认为阅读得分乘以二大致等于你的英语总分,虽略有夸大,但相差无几。对于提高阅读,我坚信实践出真知,即精读历年真题。我可以诚实地告诉你,我至少精读了15遍阅读理解,泛读无数次,有些篇章甚至能倒背如流。尽管如此,我在最后一次考试中仍然错了两道题,那是因为我反复修改最终仍选错。我没有将真题保留到最后测试水平,我认为这样做可能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但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决定。解答阅读题目时,务必要在原文中找到依据,并记录出题者常在哪里设置问题以及他们喜欢提出哪种类型的问题。例如,若第21题对应第一段第二句,就在题号旁边标注"P1-②",这样复查时会更有条理。
接着,写作不容忽视。我通过背诵优美的文章来丰富素材,小作文只需满足所有要求,而大作文的重点在于条理清晰,紧密围绕主题。至于完型填空、翻译和新题型,多做真题是最佳策略,我也没什么额外的经验可以分享。
考研专业课方面:
测量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涵盖了空间数据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等多个方面。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基础,比如坐标系统、地形图的基本知识、误差理论等。这些基础知识不仅要在理论上理解透彻,还要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测量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例如全站仪、GPS、水准仪等,需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并熟练掌握其操作流程。这需大量的实践操作,我建议大家尽可能多的参与实地测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再者,遥感与GIS技术也是测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你需了解遥感图像的解析、分类以及GIS的数据输入、处理、分析和输出等流程。这部分内容涉及到编程,如Python或ArcGIS的使用,对计算机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对复习策略,我认为构建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至关重要。先从教材入手,梳理出主要的知识点和脉络,凭做题和模拟测试来巩固和深化理解。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在线课程等,拓宽视野,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技术进展。
团队学习也很有帮助。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模拟实际项目进行小组作业,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增进对知识点的理解。
定期回顾和反思是保持知识鲜活的关键。我会每周抽出一天,回顾本周所学,找出不足,进行针对性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