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应用统计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师大数学科学学院应用统计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南京师范大学应用统计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从9月至10月,专注于深入讲解和首次完成1000题,这个阶段需要仔细研读,以便后续复习更为高效。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进入第二次学习阶段,结合“风中”和肖秀荣的1000题,特别推荐小草这本书,它的彩色设计很吸引人,清晰地提炼了大纲的关键点。我按照章节对比大纲,并将我认为重要的内容添加到小草书后,便不再依赖大纲。在做1000题的过程中,你会意识到有些题目即使重复错误也会在第三次时再次出错。进入12月,政治的学习强度逐渐增强,各类预测题资料纷纷问世,我主要以肖8和肖4为主,同时涉及蒋5、米3、任4和20题(只完成了大约一半),遇到就做,并记录经常出错或易混淆的题目,考试前一天再把这些知识点过一遍。
考研数学方面:
推荐在9月之前完整地过两遍教材,但这并不只是机械地海量做题。每完成一个章节的习题后,最好能归纳总结关键知识点,如果条件允许,建立一个个人的纠错本也是个好方法,我自己在学数学时就用到了这个方法,通过分析错误原因和题目考察点,避免日后重蹈覆辙。做题必须有针对性和效率!我个人在线性代数部分没看全书,直接用的是李永乐老师的专项教材,它的内容讲解得相当详尽。当时我以为考试不会太难,就没怎么练习高难度题,也没做660题,后期只做了几套模拟试题,主要精力都集中在真题上。然而,今年的考试难度比去年高出很多,导致我的数学成绩创下了历史最低,只有118分。所以,我想提醒大家,不仅要稳固基础题,更要注重挑战难题!660题、张宇的18讲以及模拟试卷,都需要认真对待,不能掉以轻心。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学习,我觉得词汇量真的是关键呢!起初我确实坚持过背单词,但由于后期时间紧迫,就没再继续,结果之前记住的词汇几乎忘光了。所以强烈建议大家持续不断地积累单词哦。我个人使用的是红皮词书,内容全面但数量众多,难以全部记住。后来听说何凯文的《必考词汇突破全书》相当实用,有空可以试试看。我大约从5月起开始做历年真题,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先从2003年前的简单题目入手。每做完一篇阅读,都会查阅并掌握生词的意思,每天至少投入两三个小时来研读。到了10月,我开始练习写作,并请老师帮忙修改。我尝试背诵了王江涛的一些范文,虽然记忆模糊,但最终还是自己归纳出了一套作文模板(这一步非常关键),并将模板请教老师改进。之后熟记模板,再自己动手写作。确保阅读理解与作文两项过关,英语复习就算大功告成了。至于翻译,多做练习,对照答案自我修正即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统计学这个科目,基础理论是重中之重。你需理解并掌握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如随机变量、概率分布、期望、方差等。统计推断部分,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考试的常考点。特别是置信区间和假设检验的构造过程以及p值的理解,需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和多元统计分析也是考试的重要部分,要熟悉其原理和计算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做题+反思”是提升的关键。凭大量的习题练习,你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熟悉各种问题的解题思路。但光做题还不够,每做完一道题,都要去思考为什么这样解答,条件改变又该如何处理。这样的反思能你真正掌握知识,不仅仅是答案。
实际案例的应用也很重要。统计学是一门实用性强的学科,许多理论都能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应用。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数据中,不仅能提高实践能力,也会你更深刻地理解统计学的魅力。
在复习阶段,我会建议你使用一些高质量的教材和参考书,比如《统计学》(贾俊平版)或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版)。这些书籍对基础知识的阐述清晰,例题丰富,非常适合自学。利用网络资源,如Khan Academy或Coursera上的相关课程,提供额外的学习视角。
不要忽视历年真题的作用。凭模拟考试环境,反复练习真题,帮助你适应考试节奏,了解出题者的思路,预测可能的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