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师大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在高中专攻理科,对政治的理解几乎空白,直到考研前夕。有些同学早在暑假就开始复习政治,而我则依赖大纲解析,也听闻有同学推崇精讲精练,这就像全面复习指南,挑选一本深入研读便足够。我会阅读完大纲解析的一个章节后,对应完成1000题的部分,答案不直接写在书上,因为需要反复练习,最好记在小笔记本上。对于做错的题目,我会回溯到大纲解析找答案,并用红笔标注,这样初次做题时即使错误多也能重新梳理一遍内容。我的进度较缓,到八套卷出现前,我已经两次通读了大纲解析并完成了1000题。
正确利用八套卷的方式是专心做选择题,错题对照大纲解析查阅,主观题无需死记硬背,只要理解首道马克思主义原理题目的解答思路。至于肖秀荣四套卷的主观题,则必须全文背诵。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几乎是每位考生必备的,它汇总了所有关键知识点,相当于大纲解析的浓缩版,适合后期快速回顾。然而,我更倾向于大纲解析,因为其详尽的解释,而非简单的条目列举,所以我并未充分利用风中劲草这本书。
实际上,英语和政治的复习在我看来相对轻松。如果你对政治没兴趣,尝试去喜爱它,你会发现政治其实很有趣。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方法论能指导我们解决日常问题,学习近现代史则需构建自己的时间轴,将中国历史大事串联起来。考研是个持久战,不必总是计算着何时才能结束,那样只会增加焦虑,倒不如适应当前状态,专注于如何让每一天都有所收获。
考研英语方面:
投入时间记忆词汇,需要有足够的毅力,因为这过程确实枯燥艰难,但绝对值得付出!仅仅过一遍是远远不够的,单词书起码要翻上五六次。我个人使用的词汇书籍是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对于复杂的句子,不必过于纠结其语法结构,毕竟考试中并无专门的语法题目,不过理解并掌握长难句分析会对你的英语水平提升大有裨益!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很关键,即使文章内容一时难以完全理解,也可以依据文章的逻辑结构来解题。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不求甚解!再次强调,词汇记忆至关重要,如果不背单词,尽早放弃考研的想法。阅读逻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听说何凯文老师的阅读课程也挺好,不过我个人对他不太感冒,听他讲解长难句时,总感觉他在故弄玄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有种小题大作的感觉。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中国语言文学综合”,这门课程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以及文学理论等多个领域。古代文学部分,需对诗词曲赋有深入理解,不仅要知道作者和作品,更要理解其艺术特色和社会背景。现代文学则更注重流派和作家的研究,如鲁迅、郭沫若等人的作品要深入剖析。当代文学要关注近几十年的发展脉络,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作品和现象。文学理论部分,则需理解并掌握各种批评理论,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并能运用到具体文本分析中。
我的学习策略是,先广泛阅读,构建起一个宏观的知识框架,再逐步填充细节。我会定期列出读书笔记,梳理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流派、代表人物及作品,结合理论进行深度解读。对不熟悉或复杂的理论,我会凭查阅资料和讨论来深化理解。
“中国语言文学基础”主要涉及汉语的历史演变、词汇语法、修辞学等方面。这部分需扎实的语言功底,理解和掌握汉字的形音义,熟悉古今汉语的差异,了解词义的演变和句法的变迁。修辞学的学习也非常重要,它涉及到文学创作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我采用的方法是,凭研读《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教材,系统学习基础知识。我会选一些古文经典和现代文章进行精读,分析其中的词汇、语法和修辞手法。我还经常做一些语言分析题,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保持对文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只有真正喜欢,在繁重的复习中找到乐趣,在理解和记忆中找到自有的见解。不断思考和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更好地掌握这两门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