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航大科学装置研究院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政治是我花费时间最少但是收获最大的一门。首先是,9月份大纲解析加肖1000题,看一章做一章,至少过两遍,一定要看的细致。到11月初可以做历年真题,只做选择,简单背下风中劲草,肖八出来后做肖八,检测下选择题,如果分数很低,需要重新看大纲,时间来不及就看一遍风中劲草。到12月初,可以开始看时政,肖四出来后,做肖四,然后反复背大题。一定一定一定要背熟。考前再过一遍。期间可以背一下其他的押题卷。
考研数学方面:
从3月至6月是打基础的关键期,务必要仔细研读教科书,这段时间不宜过于侧重做大量习题。现在已经5月了,推荐购买一份考研数学大纲解析,以加深对考试内容的理解。若进度允许,可以提前翻阅全面复习书籍。6月至10月为强化学习阶段,可选用张宇的十八讲、汤家凤的1800题或李永乐的四件套660题等资料,按照知识点或章节灵活刷题,关键是要构建起个人的知识框架。此期间,也可尝试一些提高难度的题目,以拓宽解题思维,目标是在两个月内完成。8月起,应开始接触历年真题,若自认为学习状况良好,可以从1987年开始;若觉得需要加强,可以从2005年起刷题,确保在10月前至少完成一轮真题训练。10月之后直至12月的考研前夕,要对真题中的题型进行梳理和总结。最后的11月至12月是冲刺阶段,重温全书,巩固知识点,并安排模拟考试,市场上有很多模拟试卷可供选择,如汤家凤八套卷、李永乐八套卷及哈工大超越数学八套卷等。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文水平并不高。无论你的四六级成绩如何,即使四级未达标也不必沮丧,同样,即使六级分数超过500分,也不应沾沾自喜。我备考时主要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系列,包括真题集和阅读理解150篇。其实仅凭这两本书就已经足够了,但要注意,黄皮书的珍藏版只包含2005年以后的题目,我还是推荐完成早期年份的真题。至于150篇阅读,基础部分足以,进阶部分难度较大。同时,要记住历年真题中出现的生词。词汇量不是越多越好,关键在于你能记住多少。起初,我在学习单词的同时做150篇阅读,暑假结束时完成,那时我还未接触真题,后来还是做了两套来适应题型。九月份开学后,我开始专注于真题的阅读和新题型。我会尝试翻译每个句子,不懂的地方会请教老师,老师也会全面解析全文。对于新题型,我会先独立完成,然后查看答案分析,并反复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进入第二轮真题练习时,我转为专注阅读翻译。我直到11月才开始准备写作,特别提示,尽量避免使用完整的模板。因为担心作文,我在考前背诵了一篇110多个词的模板,导致考研时大作文只用了20多分钟,可能分数并未及格。即便如此,提前半小时完成考研英语,准确度仍有待提升。对于写作不擅长的人,构建自己的模板是很重要的。在考试前的二十多天,我开始了第三次真题训练,这次包含了完形填空,阅读A、B部分的答案几乎都能猜到,实际上我是在回顾前两次的解题思路,特别是针对之前做错的题目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即使是英语水平较弱的人也应该能顺利过线。
考研专业课方面:
集成电路专业综合是一个涵盖面广且深度深的考试科目,主要包括半导体物理、电路分析、数字逻辑设计、VLSI设计等核心领域。半导体物理是基础,你需深入理解能带理论、载流子迁移率、PN结的工作原理等基础知识。这里的学习,重在理解和应用,非死记硬背,多做相关实验模拟题,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加深理解。
电路分析是连接半导体物理与数字逻辑设计的桥梁。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以及各种放大器的工作特性是重点。建议使用MATLAB或SPICE等工具进行电路仿真,这不仅能直观地看到电路运行结果,也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电路行为。
再者,数字逻辑设计部分,掌握基本的门电路、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你需熟悉TTL、CMOS等逻辑器件,对状态机设计和 vhdl/verilog 等硬件描述语言,要有一定的编程能力。这部分凭编写实际的小项目来提升技能,比如计数器、寄存器等。
VLSI设计部分,你需了解芯片制造流程,懂得如何使用CAD工具进行布线和版图设计。理解摩尔定律对集成电路发展的影响,以及当前纳米尺度下的挑战也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点。
在复习过程中,我坚持每日定时定量的学习,并结合历年真题进行练习,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加强。我还积极参加讨论小组,凭与同学的交流,解决了许多困惑,也从他们的观点中得到了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