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工大信息学部信息与通信工程系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北京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到了11月末,肖秀荣的八套卷就会发布,他的试题设计相当规范。我在完成了1000题的练习后,选择题得分稳定在38分上下。考虑到时政部分,只需要肖秀荣的时政手册就够了,熟悉其中的时政题目就足够提升分数。在掌握了时政后,我的选择题得分提升到42分左右。如果想要争取政治达到80分,那么肖八的大题也需要精选一些来背诵。进入12月,肖四问世,大题部分应尽可能全面地去背诵。徐涛的小黄书则在11月底出版,一旦拿到手就要立即开始背诵,因为它的答案表述更佳,条理清晰,朗朗上口。如果你对只依赖肖四有所顾虑,我推荐两者都购买并比较着记忆,我自己就是这样操作的。至于其他的模拟试题,我没有时间去做,我已经充分利用了最精华的两大政治资料,其余的时间我都留给专业课程的学习了。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考研数学,分为数一、数二和数三三个类别。自我评估,我的基础还算扎实。数学复习通常需经历三个阶段。首先,你可以选择研读教科书,但目前市面上的复习全书也非常完善,可以直接使用。其中,张宇的高数18讲、线代9讲和概率论9讲,配以张宇1000题;汤家凤的复习全书及1800题;还有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和660题,推荐挑选一套跟进。(我个人是完成了所有这些题目的)。高数的第一轮复习大约从3月持续到7月,主要任务是学习复习全书并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不必强求全部做完。第二轮复习集中在8月至9月,期间除了继续练习,还可以尝试张宇的新习题集,如闭关修炼180题,或初步接触历年考研真题。最后两个月,即10月至11月,应专注于做真题,从1987年至最近一年,如果时间充足,尽可能多做;若时间有限,至少要做近十年的真题,并重复练习。考试前夕,可以做一些市面上的模拟卷,如最后八套卷或四套卷来保持手感。
考研英语方面:
从9月份开始就陆陆续续开始做真题,感觉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正确率提升了不少(复习时间比较长,感觉很痛苦,但一定要坚持,坚持到最后就会看到奇迹)。之后就一直刷真题。每当做题感觉又不对时就再找出当时上课的笔记看看。Ps在做阅读的时候,做详细分析的时候,一定要把文章和选项中自己陌生不认识的单词和短语挑出来,记在笔记本上,自己查词典找出意思,在背单词时顺便背了。因为这些词中很有可能就是高频词,历年真题反复出现。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信号与系统”的核心概念至关重要。信号是描述物理现象或过程的数据载体,系统则是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并产生输出的模型。要深入理解线性时不变系统(LTI)的概念,这是分析和设计通信系统的基石。掌握傅立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它们是从时域到频域转换的关键工具,对理解和分析信号的特性极其重要。
深入学习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的性质和运算规则。例如,卷积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广泛,无论是连续还是离散,都需熟练掌握其计算方法和物理意义。滤波器的设计也是重点,包括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的理解和实现。
再者,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不容忽视。对拉普拉斯变换,需理解Routh-Hurwitz判据和Nyquist稳定判据,这对判断系统是否稳定以及如何调整系统参数以达到稳定性有指导作用。
实践操作能力同样重要。凭MATLAB等软件进行仿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理论知识。例如,绘制不同类型的信号波形,模拟系统响应,或者进行滤波器设计,这些都能帮助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深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多做练习题,不断巩固理论知识,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求助于教师或者同学,团队合作和讨论往往能带来新的启示。定期复习,保持知识的新鲜度,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