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土木水利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同济工程硕士管理中心土木水利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同济大学土木水利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9月开始准备,前期不建议花时间。9月政治大纲+1000题,根据自己能力,过2遍以上,我没时间只过了一遍,10、11月背风中劲草,背3遍以上,有时间的还是再过一遍大纲和1000题。12月肖8肖4。论政治肖秀荣是大哥。很肯定的说,肖秀荣的押题准到给跪。除了押题,他的资料也都不错,方向对,逻辑清晰。肖8没时间背就把选择题掌握了,肖4就算不睡觉也背熟啊啊啊!敲黑板!划定范围的送分题就问你背不背了。用书:政治大纲,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最后8套题,最后4套题,风中劲草。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很多人来说,数学是一门颇具挑战性的学科,尤其是对于那些文科背景却要备考数学的人来说。我从去年12月份开始着手准备,计划在上半年内看完教材并通读一遍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下半年的重点则是按照考试的时间安排来演练真题。在上半年,你的任务是专注于教材,不需要做完所有的课后练习题,但确保你能掌握各种类型的题目。如果遇到遗忘的定理或公式,记得及时回溯课本。这是你在上半年需要完成的目标。进入下半年,你需要集中精力按照实际考试的时间来每天做一套真题。初期可能会遭遇不少困难,关键是要迅速找出问题所在,若无法自我解决,寻求老师的帮助是个好方法。随着时间推移,你会逐渐进步。如果你已经完成了2005年至2019年的真题两到三遍,那么可以考虑尝试1992年至2004年的题目,但这仅适用于有额外精力的同学。若是时间有限,建议还是专注于2005年至2021年的真题,并牢记课本中的定理和公式。
考研英语方面:
当初在三、四月份着手准备时,我就购买了《拆分与组合翻译法》来学习,初期尝试记忆了一些内容,之后就没再特别针对翻译部分复习。个人体会是,初次研读后或许能略有提升,但若持续大量练习,分数增长可能有限,不必投入过多时间。九月份,我开始关注王江涛的作文书籍,并从历年真题的作文入手。如果时间充裕,我会先尝试自己写作,随后对照解析;时间紧张时,我就直接背诵,但并非全文照搬。我将历年试题按类型分类,搜集精彩词汇和语句,到了考试前夕,为每个类别准备一个模板,并对小作文制定了大致的通用框架。实际上,高分作文关键在于积累,阅卷老师经验丰富,只依赖模板很难得高分。平日里,遇到阅读中的佳句也应积累,同时结合模板展现个人特色。对于开头的完形填空部分,不建议花费过多精力,其性价比相对较低,每题分数较少,不及阅读题每个两分的价值。做这部分题目时,尽量理解文章逻辑,选择正确的转折性连词,至于动词、形容词、副词等,我多依据直觉填写。
考研专业课方面:
“工程能力综合”这门科目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了力学基础、材料科学、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等多个领域。它不仅测试理论知识,更重视你对实际工程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的应用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在复习力学基础时,理解力的平衡原理和运动规律至关重要。对静力学部分,掌握力系简化、三力矩平衡等基本概念;动力学部分则要深入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凭做题来训练自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科学部分,你需了解各种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如混凝土、钢材等的强度、耐久性等特性,并能按工程需求选合适的材料。这部分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学习,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结构工程的学习,重点关注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比如梁、柱、板的受力分析,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抗震设计等。这部分理论性强,需多做计算题来巩固。
施工技术方面,掌握常见施工工艺流程,如深基坑支护、混凝土浇筑等,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操作步骤。这部分凭阅读工程实例,观看施工视频来增强感性认识。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应用-反馈”的循环模式。先深入理解知识点,凭做题或模拟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应用练习,凭错题分析和反思,不断调整和完善自有的理解和应用。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非常有效。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讨论难题,互相监督进度,共享资源,这样既能提升学习效率,也能缓解备考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