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工大环境与生命学部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北京工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政治是从八月份开始复习的,买了蒋中挺的复习全书,看了一遍就开始刷选择题,由于战略性轻敌所以效率不是很高,选择题刷刷的错。不论看书或者背诵,一定要高效完成,尤其是政治,客观题在前期要打好基础,争取做到看过的就全记对了,记对了的做题时不会出错这样才算完美~~,“你首先要做的是不要害怕考研政治,它非常非常简单”,我就信了,然后就一点一点做。关于真题,当时有人说真题让我们留到考前几天做,我也听了他的建议,个人事后觉得非常不赞成,考前几天我已经被各种几套卷冲昏了头脑,有种题太多了然后无从下手的感觉,导致了真题也没好好看好好做好好分析,就是做了做选择题,至于后面的大题几乎没看,我感觉自己没有充分利用好真题也是导致我政治拿不到高分的原因。所以学姐想告诉大家的是,一定要好好利用真题,个人认为前期研究好真题非常重要,包括出题老师的偏好啊、真题的难度啊、风格啊什么的。
考研数学方面:
用书:数学复习全书→数学660题→数学真题。我大概是七月底八月初开始复习全书,这本书个人感觉非常好,建议大家第一遍要好好理解书里的内容,不仅仅是习题,还有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本书我是先看了两遍,其中的题目也做得七七八八了,然后就开始做习题,数学660题,这本书褒贬不一,个人觉得还可以,练手嘛,做到大概10月份,看着很多人做真题了,我也随大流做了起来。这里要说的是我做了两遍真题,并没有做错题集,但是错题红笔标出来了看了两遍。在整个复习期间我的复习全书几乎不离手,知识点经常翻,后来自己整理了几页压缩版知识点哈哈哈。最后考试错了两个,意料之中,其实自己的数学基础不是很好,但我也发现了,这个考试考多学多练还是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的,一定要细心一定要细心一定要细心!
考研英语方面:
我几年没有接触英语,考了60分,只能告诉大家如何把英语快速的捡起。就是单词,这点非常重要,当时买了星火考研词汇、张剑锋的历年考研英语真题汇编及解析。建议把词汇每个章节记三遍,记不牢固的标记一下,然后进行下一章,同时巩固之前的觉得陌生的词汇。边读,边写,边记,一定要读出来。还有例句也要读。因为我们记单词是为了能够在句中读懂以及运用。当把整本考研词汇过了头脑几遍以后,就要练习历年的真题,先练习做一遍阅读,把错的题参考真题解析知道错在哪里,然后回归原文及各个选项,逐字读懂,这个其实就是单词再现的过程,把生单词标注,时不时来翻看。我当时做了05-10年这几套,因为后面的没时间做了。我觉得英语不需要买其他的阅读材料,珍惜真题就差不多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传热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研究的是能量如何凭热量的形式在不同介质间传递。理解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如热传导、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等。热传导主要关注固体中的热流动,傅里叶定律;对流则涉及流体与固体表面间的热交换,要掌握尼古拉-普朗克准则;辐射则是最复杂的部分,黑体、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是基础。
熟练运用公式是关键。例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你可能需使用牛顿冷却定律、皮托管方程或者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这些公式的应用需大量练习来熟悉,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不仅仅是机械记忆。
再者,实验和案例分析同样重要。传热学往往与实际工程问题紧密相关,如制冷系统、燃烧设备、能源转换等。凭分析实例,加深对传热过程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研究空调系统的冷却效果,就能直观地理解对流和传导的交互作用。
对复习策略,我建议分阶段进行。初期扎实基础,阅读教材,理解基本原理,辅以适量的基础题;中期强化训练,做大量的习题,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度;后期模拟实战,做一些历年真题,适应考试节奏和难度。
团队学习或讨论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每个人的理解角度都不同,凭交流,可能会发现新的解题思路或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