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电子信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电子科学系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厦门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总的来说跟着肖大大就好,风中劲草两年都用了,比较喜欢,今年买了很多模拟题来做,只做选择。政治。第一年只背了风中劲草和肖四,没练选择题,考试时也比较消极,写到最后两个题手疼不想写了,就简单写了点,最后客观37,主观32。今年风中劲草和肖四肖八都背了,也刷了很多选择题,最后客观37,主观37。所以刷选择题好像没用啊。倒是肖四肖八都背了,效果还不错。政治不用开始的太早,十月前每天看一下红宝书,对整体有个把握,十、十一月重点在选择题,反复看和记那些零碎的知识点,十二月开启背背背模式。政治得高分很难,但是稍微用点脑子,肯花时间去背,得65-75还是比较容易的。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在学术领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影响力显著。许多人主张深入研读教科书,但我个人认为,掌握定理和实例就足够了,无需过分探究定理的证明过程,那可能耗费过多时间且并不切合考试重点。建议全面复习资料至少过两遍,首次阅读时尽量解决所有题目,即使初次尝试感到困难重重,也不必担忧,这是初学者的常态。同时,应根据过去几年的实际考题类型来练习。真题同样需要重复两次,尤其是对于近年来的题型,更需深入剖析。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也是个学渣,现在六级还没过,刚开始的时候,大三上就已经开始背单词了。一开始被的是绿皮书那个厚厚的,但是大三下以后就换了,单词方面主要用的朱伟的恋恋有词,那本书也不厚,一年下来我估计过了有十几遍吧。最重要的是在十一月份心里特别慌的时候,能有本书,你拿起来就觉得很熟悉,嗯,我这年真的在学了,心理作用很强大。长难句和阅读一开始的时候使用了张剑97-06那本练手,发现很多不懂的,就一路脚踏实地的学了下来,效果挺好的,整理了一大本笔记,在那时候觉得特别重要的是那时候每天下午都会抽个时间来背笔记,有可能会背不熟,但是尽量背,那个英语提升的效果我个人觉得还是很明显的。作文用的最后的模板,自己在里面挑了几句我觉得很经典的话,考试前的时候因为知道英语不好,所以先练了有一个月的英语书写,一方面争取分,另一方面能缓解紧张,然后把写好的作文拿给老师批改润色,形成了自己的模板。考场上先打了草稿然后才在卷子上写,写的很规矩,所以英语分我觉得卷面应该多给了不少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是重中之重。这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理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以及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等。这些基础知识就像是大厦的地基,没有扎实的基础,高楼无法建成。我建议大家花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多做练习题,凭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是电子电路的两大核心部分。对模拟电路,理解放大器的各种工作模式,如共射、共集、共基极等,以及负反馈的概念和应用至关重要。数字电路则需理解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等基本概念,并能熟练运用它们进行电路设计。这部分的学习需大量动手实践,例如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分析。
再者,电路分析法也是必须掌握的技能。包括直流分析、交流分析、瞬态分析等,这些都是解决复杂电路问题的关键工具。对频率响应的理解也非常重要,它涉及到滤波器的设计和信号处理的问题。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我经常利用实验室资源,亲手搭建电路,观察其运行情况,这种直观的体验比纯理论学习更有助于理解。参加一些电子设计竞赛或者项目,不仅提升实际操作能力,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进一步深化理解。
在复习过程中,我也发现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非常有效。我会定期制作思维导图,把学过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既能帮助记忆,也能找出自有的盲点,及时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