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理工土木与交通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华南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因为我高中是文科生,所以政治上有一定基础,所以从9月底才开始复习。政治主要包括五部分,马原、毛概、近代史、思修、形势政策。书买了大纲、风中劲草、1000题、考点预测、8套卷、4套卷、肖秀荣形势政策、(米鹏三套卷、20天20题、任汝芬4套卷),大纲看了两遍,基本看了一个月。后期换了风中劲草。风中劲草全书读了3遍,最后看了自己画的重点1遍,一直看到考试前。然后这其中,穿插着做了2遍1000题。就我个人的经验,这种应付选择的题目,一定要多重复。细细的看,重复的次数少,我觉得效果不好,毕竟挺枯燥的东西,到头来可能没留下多少印象,我看书的时候就强迫自己拿着笔画考点,很提神。然后1000题,我的处理方式是先把正确答案抄上去,只看正确的选项,然后看答案解析,看错误的选项哪里错的。政治这个科目,永远看对的东西,不看错的东西,这样你在考试的时候潜意识里对的东西就多,这是我个人的理解。形势政策最后一个月看肖秀荣的热点时事就好了。政治我的观点是选择非常关键,如果你选择做的好,能拿到40分,大题拿个平均分,就妥妥上70分了。选择多看风中劲草很有用,尤其要关注时事与毛概的结合。大题拿到30分应该比较容易,毕竟有押题四套卷,就算是没见过,自己用政治素养也应该能编出一些。今年主观题基本全是四套卷上的,所以4套卷一定要好好背,最后我留了15天,4套卷和米鹏的押题背了3遍,如果要背多个押题的时候,还是要把肖秀荣的4套卷放在第一优先级上。另外字一定要好好写,学习累了可以练练字,我感觉我就是吃了这方面的亏了。然后考试的时候写快一点,能多写多写,说不定,你多写的一句就有一分,说不定就这一分就能改变考研的结果呢。当然靠谱的优先写,也要注意考试时间的把握。
考研数学方面:
这个阶段要开始做全书了,我高数当时是做了的张宇18讲+1000题的高数部分。感觉效果比之前自己一个人刷题好很多,这才知道原来自己复习的时候基础没有打好,强化就会串不起来知识点。所以前面说过,一定要基础打好才可以,强化的话线代强化辅导讲义是不错的选择。
考研英语方面:
最后关于英语,想谈谈我亲身经历的教训,今年英语的高分比比皆是。因为长时间没有做过一整套的题,对于时间安排很欠妥当,答题时先是写大作文,打了草稿,然后在答题纸上抄写,这样用掉了70分钟,接下来十分钟做了完型,然后阅读答得很是匆忙,最后一个半蒙半答,之后阅读C和翻译更是手忙脚乱,交完卷子心情真是沮丧至极,甚至不想参加第二天的专业课考试了。最后得到七十分就答题的情况来讲也算是差强人意了,只能感谢命运和运气了。所以,我建议在考前几天绝对有必要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做一整套题,不用对答案不用计算自己能得多少分,你要做的只是弄清楚自己在每个模块上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在一定的时间内怎样提高答题质量,作文不需要打草稿,但是重要的句子和逻辑结构以及一些比较难写的单词,建议简单列一个提纲,然后直接写在答题纸上,书写要规范整洁。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它涵盖了信号的基本概念、系统的分析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信号的分类,如连续时间信号、离散时间信号,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等,是基础中的基础。掌握信号的基本运算,如卷积、傅立叶变换,对深入理解信号的特性至关重要。
对系统部分,要明白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性质,并能熟练应用系统响应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特别地,掌握LTI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例如凭冲激响应或频率响应来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这是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关键。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利用实例进行思考和练习非常有效。比如,将声音、图像等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转化为信号,用学到的知识去解析它们,这样既能加深理解,又能激发学习兴趣。做大量的习题是巩固知识的不二法门,特别是那些需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的问题,往往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对傅立叶变换这部分,我建议大家多花时间理解和记忆常用的傅立叶变换对,如矩形波、冲激函数等的傅立叶变换形式。要熟悉傅立叶变换的物理意义,这对理解和应用十分关键。
模拟和数字信号的转换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理解采样定理,知道如何从连续时间信号中恢复离散时间信号,这对理解和应用现代通信系统有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