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德语语言文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语北语德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北京语言大学德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请勿提前过多地开始复习政治!请勿提前过多地开始复习政治!请勿提前过多地开始复习政治!鉴于考试大纲每年都有变动,去年的重点在今 年可能不再出现。此外,提早太久复习可能会让大多数人感到压力,特别是对于不善于死记硬背的人来说。大约八月份开始就足够了。我个人推荐使用肖秀荣的教材,按照他的计划,把该记忆的牢记,该理解的消化。在后期的关键冲刺阶段,肖八、肖四以及时事政治的总结尤为重要。历年真题可以简单浏览,但不必过于依赖,因为它们的参考价值有限,通常已考内容不会重复出现。
考研英语方面:
我学习英语的方法比较愚笨,真正开始复习英语是去年暑假,买了本郭崇兴的单词书,具体名字不记得了,就知道是按在考研中出现的频率编排的,例句也都是真题中的原句,我感觉很好。我每天花整个半天在英语上,一直坚持到考研前一天。当时把上面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全部用A4的纸超了一遍,每个词后面也抄了个例句。不停的滚动式复习,每天2小时左右,大概到了10月,背了有5遍左右了,然后就放慢了背单词的步伐,但是每天还是看,就是不看那么多。剩下的1个多小时,就做真题的阅读,不是分开做,是每次一口气作完一年的四篇,然后慢慢分析。大概到了10月,全部都做完了。然后开始第二轮,阅读理解是重中之重,我把每年的都阅读都逐句逐句的翻译,写再本子上,然后把自己的翻译跟张剑黄皮书的翻译对比,其实这样很好,既锻炼了翻译,又能细细的琢磨每个句子,不放过一个盲点。同时也分析后面的选项,我把整个十年考研题目的每个选项按照主旨题,观点题,细节题,……分类,抄在本子上,带上自己的理解和总结,以探究每种题型的规律。英语阅读一定要好好总结,里面有很多规律,某种程度上说,阅读更考的是一种技巧。这样分析阅读的速度是每2天弄完一篇阅读。这样弄完大概也就12月了,开始准备作文了,我采取的回译,先把原文翻译成中文,再把自己的中文翻译成英文和原文对比,发现那个差距大的啊,然后更是深切的感悟到文中的好词好句是多么的好。我把自己觉得好的句子都背下来。大概到了12月中旬时候我把学习英语的时间放到了下午,和考研时间一致。语言到最后是靠语感的,所以最后一个月我每天都读,读阅读读作文,每天读1个多小时。同时也经常练习作文,张剑正版的模拟题里面有赠送的仿真题的答题卡,我把复印了十几份,每隔一天写一篇作文,格式怎么布置,大概写多少行,等等,都做到心中有数。其实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都是可以用模版的,万变不离其宗。到最后15天,我开始做张剑模拟题,分数不重要,关键是安排时间,找感觉。要强调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我并没有把新题型和完型翻译弃之不管,我都顺带着看,总结,但没像阅读那样画那么多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基础德语”,这门课程的核心在于词汇积累、语法理解和实际应用。词汇是任何语言学习的基础,我建议每天设定一定的词汇记忆量,并凭阅读、写作等方式加深印象。对德语语法,理解其结构和规则至关重要,尤其是动词变位、名词性别等特性。我会推荐使用《走遍德国》这样的教材,它们系统地介绍了德语语法,且配有大量练习题。定期进行模拟对话和写作训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德语语言文学”则更侧重于文化理解和批判性思考。你需广泛阅读德语文学作品,从古典到现代,从诗歌到小说,理解其中的主题、人物和象征手法。我特别推荐歌德的《浮士德》和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家族》,它们能你深入理解德国文化和历史。关注德语文坛的新动态,阅读评论文章,培养自有的文学鉴赏力和批评思维。在准备这部分时,我常常会做一些读书笔记,记录我的感想和理解,这对后期复习非常有帮助。
在学习过程中,我强调的是主动学习和自我反馈。不要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是要积极思考、提问,尝试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定期自我测试也很重要,比如每周做一次模拟试题,看看自己在哪些方面有所提高,哪些地方还需加强。
保持对德语的热情和兴趣,这是最持久的学习动力。无论是参加德语角,还是看德语电影,都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语言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是一种沟通的工具,一种了解世界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