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经济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川大经济学院经济史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四川大学经济史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资料跟着肖秀荣走准没错!9月份开始看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建议先看容易的史纲,再看马原毛中特思修。刚开始学不要贪快,每章每节认真看,不要对政治抱有太抵触的心理。看完一章精讲精练做相应的1000题,做的过程不要返回去看书,对完答案再去复习书中的内容。做题时写在其他的纸上,可以标记一下做错的题目,因为1000题最少做2-3遍。这里大概花1-1.5个月。10月份中上旬开始做真题,同时开始再看《知识点提要》,相当于《精讲精练》的简版,更突出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再做1000题,做错两次的题目特别标记。这里花1个月左右。9-10月重点还是在选择题上。11月份看《考点预测背诵版》,开始背诵主观题的答题材料。再做《1000题》,做错2-3次的题目要重点注意了,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和时间都要搞清楚。完成《8套》的选择题,错误的题目标记,主观题的答案每天背一背。8套卷的选择考了很多犄角旮旯的知识点,查漏补缺。《形势与政策》小册子,看看就行。随时关注肖秀荣老师补充更新的材料。12月份《8套》选择再做一遍,完成《4套》,主观题答案背诵。2017年的政治主观题肖秀荣是全部押中,在8套和4套里面。选择题40以上不难,主观题还是多写吧。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基础薄弱的同学,最好尽早着手准备,别像我第一年那样,拖到六月才开始,结果时间紧迫,只来得及做一套真题,真是心酸的回忆...所以,我建议你们立刻启动基础知识的学习,对照大纲,把教科书上的练习题逐一过关,确保理解和掌握基本定理与概念。通常到五、六月份时,你的基础阶段应该已经完成,接着就可以进入强化阶段。我个人用的是二李的复习全书,刚开始做可能会觉得挺吃力,很多题目可能无从下手,但请保持毅力,建立一个错题集,记录你不懂或做错的题目,包括页码、涉及的知识点,还有你的错误解答和正确答案,这样以后查阅会非常方便。第二遍读全书时,你会感到轻松一些,当然还是会有难题,这是正常的,全书中偶尔会出现一些偏题和怪题,不用太过纠结,做个标记就可以了。第三遍结合错题集再仔细过一遍全书。接下来的重点是真题,务必高度重视,至少做三遍,第一次可以慢慢解决每个问题,记录下不解之处,深入探究;第二次尝试限时完成,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虽然具体安排因人而异,但定时模拟测试确实大有裨益。此外,可以购买一些模拟题来练习,但不用过于钻牛角尖,错了就看看,关键还是要将真题彻底吃透。最后,在考试前夕,你的错题本将成为宝贵的复习资料。
考研英语方面:
复习英语主要是平衡,无他,就是四者的平衡。大阅读、翻译、排序、作文,一定要平衡着学。在打下一定基础的前提下(注意了,还是需要一定基础的哦),四者并重来复习。不过,有一点要说明一下,作文是最容易提高的,所以,其实可以在最后一段时间再特别重视作文。关于完型,我是没有细弄的。这个,如果有时间则复习一下,没时间就算,排在最末位,因为完型所占分值比例较低,加之很难保证正确率(其实完型随便蒙一下所能取得的成绩,和仔细复习所取得的成绩,相差无几。所以,复习这个,“性价比”太低),所以属于“鸡肋”题型,是否复习,无可无不可。但是记住,翻译和排序无比重要,“性价比”极高,甚至高过“大阅读”,许多人之所以考砸,就是因为没有做好这两个题型(或者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去做这两个题型)。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经济学原理涉及供求理论、市场均衡、消费者行为、生产者决策等基础内容,这些都是构建整个经济学大厦的基石。对这些概念,不仅要,更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比如为什么价格会调整到供需平衡点,这需深入思考并形成直观的理解。
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也很重要。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行为,如消费者和企业的决策,宏观经济学则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如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等。两者相辅相成,理解了微观更好地理解宏观,反之亦然。在复习过程中,我会尝试将微观和宏观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学视角。
再者,模型和图表是经济学的重要工具。例如,AD-AS模型、IS-LM模型等,它们帮助更清晰地理解经济运行机制。掌握这些模型,不仅能帮助解答理论问题,也是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关键。熟记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模型是必要的。
案例分析能力也不能忽视。经济学原理往往凭具体案例来验证和应用。我会定期阅读经济学相关的新闻报道,尝试用所学知识去解析现实中的经济事件,这样既能提升理解力,也能提高答题的实战性。
定期自我测试和复习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我习惯做大量的练习题,包括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凭这种方式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加强。定期回顾笔记,整理思维导图,有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