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药物化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师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药物化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华东师范大学药物化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肖秀荣套书+风中劲草+临门一脚时候的肖4任4和20天20题政治只信肖秀荣,肖秀荣谁用谁知道。不过1000题比较偏基础,风中劲草就是进阶版,两本都不可偏废,基本把这2本的正确率刷到90%以上,考试的时候客观题能稳拿40分(楼主高中理科,无政治基础,这次客观39,主观只有33,有点低于预期)政治属于相对低投入高产出的科目,高投入不意味着高产出,所以政治宜早期看书熟悉内容,大纲出来之后每天2小时选择题即可。最后一个月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肖四任四20天20题,最推荐的肖4,简直是业界良心!任4陈题比较多,20天20题看看就好,如果有余力也可以做做其他老师出的题。
考研英语方面:
自我感觉英语底子尚可,大学期间似乎一直在依赖高中时期的积累。四级和六级虽已过关,但暑期初试牛刀,钻研96年至04年的历年真题时,发现阅读理解频繁出错,完形填空也常失分过多,不禁倍感尴尬。那时我还以为英语是我的强项,不容忽视。于是决定专攻提升,开始练习阅读理解150篇,然而几篇文章下来觉得内容较为偏颇,内心挣扎后,决定一心一意回归真题。从96年开始,起初并未计时,大约两天做完一套,专门留出下午的时间给英语。那时我不追求速度与完美,只期望深入理解文章,提升准确率。我记得真题的引言中也提到了方法,首次接触真题的目标是理解句子,积累生词。高频词汇逐渐显现出其重要性,复杂的长句我会在脑海中逐字逐句翻译成中文,因此做题所花的时间远远少于查阅解析。忘了提及,记单词是必不可少的,早在大三下学期我就开始了每日早晨七点起床,用新东方无序版单词书每天学习一个单元,晚上再复习一遍。由于是初次记忆,晚上多半会忘掉一半,但如果不复习,次日早晨就得重新背诵。就这样,每天学习新单元,复习旧单元,第一个循环用了两个月。第二个循环,每天学习和复习两个单元,经过两次,大多数单词都已经深深印在脑海中。第三次再从头至尾过一遍,尤其关注之前标记的重点且仍然记不住的难词。直到十一月,我每天至少花费四十分钟背单词。对于英语,我只专注于真题训练,从96年至04年的基础版,到九月份已经完成了两轮,每句话都在脑中翻译,如此这般,阅读和完形填空的成绩逐步提高。然而初次尝试05年的真题,我对新题型毫无经验,结果惨败。这让我对新题型产生了忧虑,几年的反复练习,成绩好的时候只能答对四个,状态不佳则全错。于是购买了新题型的专项书籍,做了几篇,慢慢找回了手感。至于作文,准备得相对较晚,暑假间断地背了几篇,之后未持续,直到十一月份才开始动手写了两次,发现自己词汇匮乏,甚至有不少单词拼写错误,这才对作文感到紧张起来。提前准备总是明智的,不仅需要背诵,还要亲自动笔,并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否则到了最后,满篇错误难以改正,评卷老师看到基本错误也会对印象打折。
考研专业课方面:
药学专业综合这门科目涵盖了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等多个领域,这就需具备广博的知识面和深入的专业理解。对药理学,理解和记忆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副作用及禁忌症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主要药物类别,如抗生素、镇痛药、抗精神病药等,要熟悉其作用靶点和临床应用。
药物分析学则更偏重于实验技能和理论知识的结合,需掌握各种药物检测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等,并能理解其原理。对样品的前处理步骤,如提取、纯化,也要有清晰的理解。
至于药物化学,这是我的主攻方向。理解药物分子结构与其生物活性的关系是基础,要熟练掌握药物设计的基本原则,如构效关系、药动学参数等。药物合成路线的设计和优化也是重要的考察点,需具备扎实的有机化学基础。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首先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性的认知。凭做题来强化记忆,尤其是历年真题,它们往往能反映出命题人的思路和侧重点。实践操作同样重要,有条件的话,尽量多做一些实验室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能深化理解。
复习过程中,我习惯用彩色笔记记录重要概念,用图表帮助理解和记忆复杂的反应机理。定期的自我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及时发现知识盲区,进行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