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工大经济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北京工业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在考研的过程中,你肯定听到很多人说不用管政治,最后背背肖四肖八就行了,甚至有人真那么做,最后一个月才来看政治,我觉得完全没有理由随便轻视任何一门科目,政治和英语都是一百分,划的也是一个分数线,同样都是分,还分什么高低贵贱呢,看你想不想为了那几分或者十几分去努力,我的备考过程是,七月中下旬开始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同时做1000题,我只做了一遍,后来把重心放在理解框架,要说政治就是背,我是不同意的,我觉得更好的方法是理解知识点以后,在脑海中形成框架,形成一幅图,这样就很牢固了。
考研数学方面:
从课本开始,因为准备得早时间比较充足所以把课后题都做了做,大概四月看完课本开始看复习全书,第一遍的时候全书上题十有八九不会,耐着性子把解析从头到尾看懂为止,这一遍特别费时,大概到六月份才把全书高数部分看完。然后马上开始第二遍,因为第一遍巩固的不错,所以第二遍就轻松很多。九月从最早的真题开始做,一天一套,不熟练的知识点需要针对性地练习,不能留死角。早期的真题大致会做就可以,不用太计较,毕竟时间久了,变化还是挺大的。因为复习的时间比较充足,最新的几年真题想留到考前训练用,所以突然就闲下来了,但数学又不能停,听说张宇的《高数18讲》不错,就找了一本开始看,有好的内容就做笔记。然后进行冲刺阶段的复习,技巧性比较强,题目也更灵活,但一定要基础过硬再来学,在几遍全书的基础上做也许会更好,否则可能会跟不上节奏。在看完《18讲》之后觉得时间还是很充足,就做了《660题》的选择题部分,做起来很难,很多题还是会卡壳,但收获也是很大的。这时候差不多到了11月,这时候数学的时间就需要减少了,于是开始每天一套做李永乐的十年真题(留了最近三年的在考前做),这本书的编排我觉得很好,前面是成套的题,后面是把历年真题按章节知识点编到一块,可以按章节练习,适合查漏补缺。经过前面这么多轮的复习,这时候做真题会很轻松,基本上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就能做完,成绩稳定在140左右。做完套题再按章节继续做,做错的题做好记录。到了十二月开始做模拟卷,比较常见的就是张宇《八套卷》、李永乐《6+2》、合工大超越,模拟卷会比往年真题难很多,但也是必要的,尤其是这两年的难度明显在提高,需要做一些难题。考前几天把之前留的几年真题做了感受感受最近几年的出题风格以及保持做题的感觉,翻翻笔记、全书看有没有生疏的知识点,再看看错题本,然后就可以放心地上考场了。考研数学还是挺重基础的,只要复习地扎实了就不怕,近几年真题的计算量不小,需要格外注意,如果因为粗心失分就很可惜了。
考研英语方面:
在众多方法中,我个人倾向于通过研习真实试题来学习词汇。因此,如果你们的时间允许,我建议先使用恋恋有词来打好基础,毕竟这是一款被广泛认可为有效的工具。此外,王江涛的一本书——可能是《十天攻克考研词汇》,也值得一看,因为即使单词差异不大,它对于提升阅读能力也很有帮助。建议每日阅读2-3篇文章,最佳时间是在下午,由于英语考试也是在下午举行。重要的是要培养语感,而不是过分纠结于正确答案。遇到精彩的句子,不妨尝试自己全盘翻译,每篇文章后面的wordlist也要重视,遇到生词务必记住。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是经济学学习的基础。经济学原理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包括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结构、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等众多主题。每一部分都有其核心的概念,如机会成本、边际效用、GDP、通货膨胀等,你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概念。
构建思维框架很重要。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理解和掌握每一种模型的推导过程以及它在现实中的应用,能够帮助你形成清晰的思考路径。例如,供求模型是如何解释市场价格形成的,IS-LM模型如何描述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相互作用,这些都是需凭构建思维框架来深化理解的内容。
再者,做题和案例分析是提升能力的关键。无论是选题、计算题还是论述题,都要凭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能使抽象的经济理论变得生动具体,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阅读经典的经济学著作也能丰富知识体系。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等都是很好的参考资料。它们不仅详细讲解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还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和洞见,帮助你从更高更广的角度理解经济学。
持续关注经济动态也是必要的。经济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凭阅读经济新闻,了解国内外经济政策变化,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也为论述题提供鲜活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