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设计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林艺术设计学院设计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北京林业大学设计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中午和晚上饭后的两小时看政治,进度保证每天看一章并做题,只做选择题,有时会超出规定时间。我的政治功底还不错,看起来不费力。这里提醒理科生,暑假最好就开始看政治。血的教训是:考前不要花太多时间在政治上,不要贪图背下预测卷的所有答案,背下要点即可。在北京考区即使你把肖四的答案原封不动写上去也不会给你满分吧,政治不是拉分科目。挤出宝贵的时间给数学,保持数学的手感。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一直觉得自己基础不错,大学也感觉一直在啃高中的老本。四六级倒是过了,暑假刚开始做黄皮书96-04的真题时,阅读总是错很多,完型也错一大半,顿时有点汗颜。当时还想英语可是我的优势啊,可不能落下。于是想着专项强化,开始做阅读150篇,做了几篇发现内容有点偏,心里一纠结,于是一心一意地开始做真题。从96做到04,刚开始做没掐时间,两天完成一套左右,下午分给英语,那个时候不要求又快又好,只想着读透文章,提高正确率。记得真题序页也讲了方法,第一遍做真题就是弄懂句子和积累不会的单词,有些单词频率多见得多也就知道分量,长难句自己一句一句地在脑子里翻译成中文,于是做题远没有看解析耗时间。对了忘记提醒,单词是一定要背的,从大三下就开始背单词了,每天七点起床,第一遍新东方乱序版每天背一个单元,晚上复习一下因为是第一遍基本上晚上就会忘了一半,不过晚上不复习第二天早上就相当于重背了。就这样每天背一个新单元复习一个旧单元,第一遍完成也花了两个月。第二遍每天学两个单元复习两个单元,两遍下来大部分都印象深刻了,第三遍又从头过,特别注重那些前两遍加重点自己不记得的难词,一直到十一月每天早上我都至少花四十分钟背单词。英语我就是做真题,96年到04基础版,做到九月份过了两遍,就按照前面说的每个句子都在脑海里翻译,这样下来阅读和完形质量渐渐提高了。不过第一次做05年真题,新题型从来没练过手,结果全军覆没。。。也让我一度担心新题型这块,做了好几年状态好能对4个状态不好就全错,于是买了新题型的书做了几篇,总算是渐渐找到了感觉。作文呢准备的挺晚的,暑假断断续续地背了几篇,之后也没坚持,十一月份才开始写了两次作文,发现真的是词穷,而且单词好些个都能拼错,那时候才对作文紧张起来。早准备总是好的,不仅要背而且要自己动手去写而且尽快发现并解决问题,不然到最后发现文章尽是错误就很难纠正了,一些阅卷老师看到低级错误也会降低印象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专业理论",这是一门涵盖了设计历史、设计理论、美学原理等广泛领域的科目。我认为,理解并掌握设计的基本理念和历史背景至关重要。我建议每天固定时间阅读经典的设计理论书籍,如《设计史》、《色彩理论》等,并做详细的笔记,提炼关键观点。关注当前的设计趋势和热点问题,凭阅读设计类期刊、网站或者参加设计论坛来获取信息。理论的学习需深度,但也要注重广度,因理论往往与实践紧密相连,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设计的本质。
"设计基础"则更侧重于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我推荐大家从基本的设计元素(线条、形状、色彩、纹理等)和原则(平衡、对比、重复、强调等)入手,凭大量的练习来熟悉它们。尝试各种设计软件,如Photoshop、Illustrator,进行图形设计练习。手绘也是设计师的重要技能,定期进行素描和色彩练习,不仅提升观察力,也能提高快速表达能力。设计不仅仅是技术的运用,更是创新思维的体现,所以培养自有的创新思维同样重要。你尝试做一些开放性的设计项目,挑战自我,不断突破常规。
我还发现跨学科的学习对我非常有帮助。比如,结合心理学去理解用户需求,用社会学视角看待设计的社会影响,甚至学习一些编程知识,了解数字媒体的设计逻辑。这些都会设计更具深度和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