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在重返校园后才开始涉猎政治学习的,如果觉得起步偏晚,提早一个月也无妨,但不必过早,因为这门学科需要巧妙的理解。我的主要参考资料是肖秀荣的系列书籍,几乎购买了他的全部作品。在9月至10月期间,我会利用上午的一段时间专心于政治学习,阅读一章精讲精练,然后完成对应的1000题,这样的循环大约持续一个月(1000题使用铅笔答题,以便日后多次复习)。接下来是第二轮,但我改变了顺序,先做1000题,再回顾精讲精练内容。到了10月和11月,进行第二轮学习时,你可能会发现初次学习的内容记忆模糊。不过别灰心,由于知识点繁杂,需要通过不断刷题来加深印象。每次做错的题目务必查阅原文,结合解析理解错误原因,一些错误会反复出现,记得做好标注。10月左右会有政治大纲解析和风中劲草出版,我认为前者是值得购买的,尽管我在第二轮仍然使用精讲精练做笔记,但大纲解析中会列出每年的变动,这些都是重要考点,可能会出现在选择题中,所以在做模拟试题时,遇到精讲精练中未提及的部分,需查阅大纲解析。我还购买了风中劲草,但由于时间紧张,未能深入阅读,这本书更像是精讲精练的浓缩版,适合时间紧迫的学生参考。我的政治复习全程仅进行了这两轮。11月起,我不再通读精讲精练,但继续刷1000题,遇到错题依然查阅并标记,1000题我大概重做了4至5次,这对巩固基础知识和提升解题直觉很有帮助。此外,过去十年的选择题真题也要反复研读,以了解考研的实际难度和风格。11月,肖秀荣的8套卷面世,选择题要认真对待,反复练习,主观题则做到熟悉。12月,肖四发布,处理方法相同,但此时要开始背诵大题。我只背诵了肖四的所有大题,逐字逐句地背了5到6遍,考试时只需稍加结合材料即可,我认为这样已经足够应对大题部分。至于形势与政策,除了购买肖秀荣的小册子,还要密切关注他的最新指导,最后阶段我购买了市场上能找到的各种模拟题,仅用于练习选择题,因为不同老师的侧重点各异,多做些准备总是有益的。
考研英语方面:
大约在大四开始的一个月后,完成首次真题练习。接着,第二次练习时,可按题目类型逐项攻克,如阅读、翻译、完形填空和作文(若对完形填空不感兴趣,可略过)。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不熟悉的真题词汇,记得去记忆,将军虎的书中附带的小册子就很适合用来背诵这些词汇。到了这个时候,你应该已经掌握了基本策略,我认为没有必要尝试模拟题,因为质量不佳的模拟题可能会破坏你做真题的节奏。对于作文,一份条理清晰的文章能显著提高印象分,值得投入一些时间准备。建议先在草稿纸上大致规划内容框架,再转移到答题纸上书写。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关于“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这个科目主要考察的是对新闻理论的理解、新闻采编技巧以及公关广告等实际操作能力。理论部分,我建议大家要精读经典教材,如《新闻学原理》、《传播学概论》,并关注最新的新闻事件和理论动态,形成自有的见解。实践部分,多参与实践活动,比如模拟采访、编辑新闻稿,这将有助于提升新闻敏感度和写作技巧。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则涵盖了媒介研究、社会文化分析等多个领域。你需广泛阅读,理解不同理论框架,并能运用到具体案例中。推荐的书籍有《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社会文化研究方法》等。定期做笔记和思维导图,帮助你理清复杂的理论体系。历年真题的研究也很重要,它们能帮你了解命题趋势,找出常考点。
在复习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对新闻事业的热情和好奇心。新闻是一个快速变化的领域,需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批判性思考。也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比如结合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来理解和分析新闻现象。
至于学习方法,我个人推崇“深度学习法”。这意味着不只是浅尝辄止地阅读,是深入理解每个概念,尝试用自有的话解释,甚至挑战现有的观点。小组讨论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凭与他人交流,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也能检验自有的理解是否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