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国际商务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国际商务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厦门大学国际商务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是八月底开始准备的,买了肖秀荣的命题人三件套,初期就是先看书,再做1000题,刚开始会错很多,尤其是马原,尤其是理科生,别担心,先看个大概,能做对60%即可。建议大家政治最好报个班,政治考点多而杂,自己看容易晕乎,老师领着走能帮自己疏通思路,分清重点。老师的水平都挺高的,有问题不懂的可以去问老师,教师都会耐心回答。政治参考书目:肖秀荣的一系列书,包括《1000题》《讲真题》《知识点提要》《冲刺八套卷》《最后四套卷》,除此之外没有用过其他的书。
考研数学方面:
解决选择填空:660题选择填空就做数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全是选择填空,大概有800道左右的题量,我当时是每天30道规定2小时做完。先做完全部选择再做填空。并且我是按照第一天高数,第二天线代……这个循环顺序做的。这个方法我自己想出来对付之前提到的“忘记之前内容”的。我想如此循环下去,3天一个周期,全部做完一本书大概就是1个月左右,这样等你1个月下来,就全部都很熟悉了。
考研英语方面:
至少要深入研习三次真题,记住,真题是用来探究而非仅仅练习的!尤其是阅读部分。起初,我从02年之前的真题开始做起,然后逐步推进到更近的年份(保留最近两年的用于临考模拟)。初次尝试时,成绩相当挫败,每套卷子得分大致在50分上下,让我对自己的英文能力产生了严重质疑……我会在第一天完成测试,第二天核对答案,等于无形中又复习了一遍,并找出错误的原因。接着,我会全文翻译每篇文章,把它们一字一句地抄录在笔记本上,使用红笔标注翻译不当之处,务必耐心求精,不可贪快!遇到任何生词,都要记入生词本,查阅其所有含义,特别是考研常考的特殊意义。第三次,我将题目对应原文。回溯到文章中找寻出题的依据,标记题号,分析正确和错误选项之间的差异,并在每个问题前注明题型和错误原因。第四轮,我开始归纳模式。根据题型整理,如正确选项的特点,错误选项的特点,常见的命题点,各类题目的出现频率及其解题策略,以及我个人频繁出错的类型及原因,这些我都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如果时间充足,可以试试黄皮书系列。我在第四次研习结束后,提前做了张剑的黄皮书150篇提高篇以保持答题感觉。最后谈到作文,近年来考研英语愈发倾向于反对模板化,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院校,尽量避免依赖模板,但可以借鉴模板来创造自己的风格。我当时按主题类别构建了自己的模板。每周确保撰写两篇作文,只做真题里的作文,完成后对照范文进行比较。我不推荐死记范文,但可以背诵精彩句子或高级表达结构。我还专门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收集各种写作中的高阶词汇、复杂句式和气势磅礴的表达。每天早晚各一小时,我都会用来背单词,朗读真题,记忆作文素材。只有多读、多背、多积累,才能培养出敏锐的语感,进而提升答题能力。
考研专业课方面: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是一门涵盖了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跨国公司管理、国际市场营销等多领域的综合性科目。对这个科目,理解并掌握基础知识是非常关键的。国际贸易理论部分,如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等,需深入理解其核心思想,并能灵活应用到实际案例中。国际金融则涉及汇率制度、国际收支平衡等内容,这部分需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要关注实时的全球经济动态。
跨国公司管理和国际市场营销是另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前者强调的是全球视野下的企业运营策略,包括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战略决策、风险管理等;后者更侧重于市场分析、消费者行为、产品定位等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全球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市场推广。这两部分需结合实际案例来深化理解,阅读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的经营案例,从中提炼出理论知识的应用。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系统性”和“实践性”是两个关键词。系统性是指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这样既能帮助记忆,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性则是指凭做题、模拟实验或者参与讨论等方式,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制作思维导图,梳理知识体系;做历年真题,了解考试风格和难度;参与学习小组,凭讨论和答疑,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