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院公共外交与文化传播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京国关国关院公共外交与文化传播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国际关系学院公共外交与文化传播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分数虽不高,但在北京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还算过得去。就算你的复习无懈可击,顶多也就比我高出几点。如果把这些时间投入到数学和专业课程上,你的提升将远超这些分数。我在九月的后半段启动复习(其实十月开始也完全来得及)。内容确实不少,这样安排只是为了减轻一些压力,保持适度的学习强度。我会看《政治大纲解析》,对于那本俗称“红宝书”的资料,我的方法是:第一次快速通读,不做笔记;第二次对照历年试题标记关键点;第三次则是反复记忆那些标记的部分。我选择了肖秀荣的系列资料,不过今年他的预测题命中率不高,所以押题不能过于依赖。
专业课程方面,我整理了一份升级版的笔记,并且尝试边背诵边默写,同时回溯课本知识。通过分析历年真题,我可以大致确定哪些内容是重点,让自己心中有数。
至于政治,现在可以开始做1000题了,遇到错题要多加温习,确保真正理解。
考研英语方面:
我英文水平有限,尤其在新题型、完形填空和写作方面缺乏投入,因此在这几个部分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提升阅读理解的关键在于词汇,当下就能开始每日坚持1至2小时的单词记忆。接着,深入研究历年真题,一篇阅读理解耗时4小时甚至更久来细细剖析也不过分。需要琢磨每句话的意义,了解文章的整体主旨和各段内容,探究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关联,找出转折点——这是出题者常常设置考点的地方。同时,通过特定词汇感知作者的情感态度,这些都需要不断思考。对于每道选择题,不可草率对待,做完后不应立即查看答案,而应参照张剑的黄皮书解析,深入理解。建议首次尝试限时完成整套试卷,即使超过时间也无妨,之后再仔细分析文章,然后分析题目,反复练习,直到你对分析过程无法再有新的洞见,此时可参考张剑的分析,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真正掌握。
新题型并不复杂,无论是选句填空还是篇章排序,关键在于依据语境线索,特别是并列段落,常有明显的并列关系。注意关键词的重复以及上一段末尾出现的新概念在下一段中的展开讨论等。务必亲自动手解题,深思熟虑,投入越多,收获越大,知识才会内化为己用,考试时才能独立得出准确答案。
至于作文,我个人的写作能力较弱,表达显得稚嫩。推荐作文薄弱的同学背诵海天的28篇范文,尽早购买去年的版本,多背几遍,并尝试撰写真题作文,仔细校对,检查语法和句子结构的问题。
翻译部分,只要阅读能力和词汇量跟上了,通过反复练习真题的翻译,也能逐渐提高。完形填空相对而言较为次要,我在本次考试中表现尚可,主要是运气成分,因为试题比较简单。若时间紧张,这部分可以适当舍弃,重点放在阅读理解、新题型和作文上。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国际关系史”这门科目,理解并掌握历史事件的脉络至关重要。你需了解从19世纪至今的主要国际体系变化,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影响。深入研究各个时期的主要国际关系理论,如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等,并能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历史事件中进行分析。关注重要国家和地区的外交政策及其演变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建议凭阅读经典的国际关系史书籍和最新的学术论文来拓宽视野,做笔记整理关键知识点,定期复习巩固。
“公共外交与文化传播专业综合”,这个科目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包括传播学理论、跨文化交际、公关策略等。你需理解和掌握基本的传播模型,比如拉斯韦尔的5W模式,以及媒介效果理论。对跨文化交际,要深入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差异,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实际案例。至于公共外交,要理解其概念、目标和手段,尤其是现代技术如何改变公共外交的方式。我推荐结合实际案例来学习,这样既能提高理解力,也能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相辅相成。我会定期自我测试,凭模拟试题来检查自有的掌握程度。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讨论,帮助你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碰撞出新的思考火花。保持对当前国际热点的关注,阅读新闻和评论文章,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答题的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