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中师大语言研究所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用书:《大纲解析》,《肖秀荣命题人1000题》,肖秀荣的时政,8套题和最后4套题。大纲出来之后准备也不迟。用一个多月看一遍大纲解析,看一章做一章的《1000题》,看完一遍之后看看真题,主要做选择题,论述题看看就好,然后第二遍,同样是大纲解析和1000题,有余力的同学可以买本《风中劲草》背背,其实《风中劲草》就是浓缩版的政治红宝书,自己掂量要不要买。之后按部就班的看时政,做模拟题。政治最少看两遍的,用时是越来越长,最后要狂背那些模拟题,这样考试的时候才有话说。友情提示字体小的女孩子们,写大题时一定写大点,增加字间距和行间距,这样看着舒服,同时可以用较少的字营造较长的篇幅效果,省时省力。
考研英语方面:
然后最重要的是,你要开始看阅读了,不要看150篇先,看一些简单的文章,刚开始不求掌握句子结构,只求在文章里面再一次遇见单词书上的单词,形成前后照应,多照应几次你就记住了。到什么时候结束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考研的过程中,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目的:有的人觉得阅读文章感觉很顺就是结束,我告诉你,不可能,不要将你要达到的最后结果作为目标,而是分阶段,制定阶段性目标,比如,在阅读中背单词到你将60%的单词书上的单词在阅读中照应过几次之后,你可以快开始做阅读并且研究句子了,有的人学习英语不知道那一阶段该干什么,一点谱都没有,希望我的文章能给你一个大概的方向,具体的得靠你自己摸索了。我估计60%的数字,怎么也得2到3个月吧。很多人学习浮躁,不踏实,容易受影响,就是因为没有形成学习的惯性,本来准备把这一点拿出来单独写的,因为考研是个系统的工作,惯性非常重要,也许有一天才能真正的明白我的意思。如果有人已经明白了,我就更开心了。研究真题的什么?怎么研究?研究阅读和新题型50分,别的就算了吧。可以先看阅读,有些人觉得新题型都是放弃的对象,那我只能说,人各有志,且行且珍惜。作文压分严重,我们写作基础也不好,而且影响全局得发挥,不得不加以练习,必须有至少3-5篇大作文你背的滚瓜烂熟,小作文各个题材都要准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汉语与文学基础”,这门科目涵盖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以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古代汉语的学习重在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不仅仅是记忆。我建议多读古籍,如《诗经》、《楚辞》等,凭实际阅读来提升理解能力。现代汉语则需理解语言的变化规律,比如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演变。要关注社会语言学的新动态,因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至于中国文学,关键在于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特点和代表作品,这需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分析。
“语言与文学理论”更注重理论构建和批判思考。你需了解并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如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乔姆斯基的形式语法学等,并能应用到具体问题中。文学理论部分,如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流派的思想,不仅要求你理解其核心观点,还要学会运用这些理论去解读文学作品。我常常会找一些经典文本进行深度解析,以此提高理论应用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坚持定期复习和笔记整理。我会将每一章的知识点归纳为思维导图,这样既有助于记忆,也能帮助我理清各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做题和模拟考试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们能检验理解程度,暴露弱点,使你在实战中不断磨炼自己。
我还强调讨论和交流。找到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探讨问题,互相讲解不懂的地方,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往往能带来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