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中师大伍伦贡联合研究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华中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复习中,冲刺阶段尤为关键,我想分享一下这个阶段的心得。针对最后的三十多天(十二月),我推荐以下资料:《肖.讲真题》、《肖4套卷》以及《肖.时政》。这个时期的核心目标就是全力以赴,直指政治考试的关键点。你可以开始做《肖.讲真题》过去五年的真题,侧重于选择题,以了解其出题模式。对于主观题,尝试列出你的答案和关键词。不过,最关键的部分是后面的解析,你应该深入理解老师如何分析问题和组织答案,并做好笔记。政治的大题目,一旦偏离主题,就算长篇大论也只能得到微不足道的分数,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地区,更是如此。因此,掌握正确的答题策略至关重要!对于《肖.4套卷》,可参照《肖8》的处理方式。顺便提一句,我只背诵了肖四和肖八的主观题,没有看其他任何材料,甚至购买的辅助教材也被搁置了。肖教授的预测准确度极高,除了一个开放式问题,其余大题基本都被命中,所以选择合适的导师和资料真的非常关键。总的来说,我在政治上的投入时间大约为100天,初期每天1.5到2小时,强化期1.5到2.5小时,冲刺期则增加到2到3小时,能取得令人满意的分数,这与我的学习策略、方向和方法紧密相关。至于时政部分,可以参考《肖8》、《肖4》中的时政题目及额外补充资料。
考研数学方面:
从课本开始,因为准备得早时间比较充足所以把课后题都做了做,大概四月看完课本开始看复习全书,第一遍的时候全书上题十有八九不会,耐着性子把解析从头到尾看懂为止,这一遍特别费时,大概到六月份才把全书高数部分看完。然后马上开始第二遍,因为第一遍巩固的不错,所以第二遍就轻松很多。九月从最早的真题开始做,一天一套,不熟练的知识点需要针对性地练习,不能留死角。早期的真题大致会做就可以,不用太计较,毕竟时间久了,变化还是挺大的。因为复习的时间比较充足,最新的几年真题想留到考前训练用,所以突然就闲下来了,但数学又不能停,听说张宇的《高数18讲》不错,就找了一本开始看,有好的内容就做笔记。然后进行冲刺阶段的复习,技巧性比较强,题目也更灵活,但一定要基础过硬再来学,在几遍全书的基础上做也许会更好,否则可能会跟不上节奏。在看完《18讲》之后觉得时间还是很充足,就做了《660题》的选择题部分,做起来很难,很多题还是会卡壳,但收获也是很大的。这时候差不多到了11月,这时候数学的时间就需要减少了,于是开始每天一套做李永乐的十年真题(留了最近三年的在考前做),这本书的编排我觉得很好,前面是成套的题,后面是把历年真题按章节知识点编到一块,可以按章节练习,适合查漏补缺。经过前面这么多轮的复习,这时候做真题会很轻松,基本上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就能做完,成绩稳定在140左右。做完套题再按章节继续做,做错的题做好记录。到了十二月开始做模拟卷,比较常见的就是张宇《八套卷》、李永乐《6+2》、合工大超越,模拟卷会比往年真题难很多,但也是必要的,尤其是这两年的难度明显在提高,需要做一些难题。考前几天把之前留的几年真题做了感受感受最近几年的出题风格以及保持做题的感觉,翻翻笔记、全书看有没有生疏的知识点,再看看错题本,然后就可以放心地上考场了。考研数学还是挺重基础的,只要复习地扎实了就不怕,近几年真题的计算量不小,需要格外注意,如果因为粗心失分就很可惜了。
考研英语方面:
学英语,词汇量是基础,我反反复复研读了单词书大约七八次,后来还用另一种版本的单词书再次温习了一遍。真题务必深入练习,初次接触时可按板块来,比如一段时期专攻阅读,另一时段专注新题型,通过分析错误找出问题所在。进度慢点没问题,关键是要充分利用真题的价值。第二次练习时,应严格计时,以培养整体的答题节奏感。同时,可以把那些复杂的长句挑出来,亲自翻译,梳理语意,这既能检查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也能提升翻译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尝试学习这些句子的表达方式,在写作时模仿运用。我发现,相比阅读部分,英语作文更易于拉开分数差距。今年考试时,由于花了近一个半小时写作文,导致后续阅读部分做得不够理想,出现了不少疑问。不过,最终的成绩并没有我想得那么差。我认为,这可能得益于我对作文的用心撰写。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它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存储数据,以便进行高效地访问和修改。在学习过程中,你需深入理解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基本数据结构,并掌握它们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排序和查找算法也是重点,如冒泡排序、快速排序、二分查找等。对这些,我建议凭编写代码来加深理解,动手实践远比理论学习更有效。
C语言程序设计则是实现数据结构的关键工具。C语言简洁且强大,它的指针操作能直接操控内存,这对理解和实现数据结构非常有利。你需熟悉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运算符、控制结构、函数等,并掌握指针的使用。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内存管理(如动态内存分配)也至关重要。我推荐多做编程练习,比如ACM竞赛题目或者LeetCode上的问题,这将帮助你提高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这两门课程时,我经常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思考,例如,要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我会思考哪种数据结构或算法最合适,用C语言去实现。这种从问题出发的学习方式我更深入地理解了知识的应用。
,复习资料的选也很关键。我主要参考的是《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教授的书和K&R的C语言圣经。这两本书详细且经典,配合课后习题和网上资源,足够应对考试。
团队学习和个人自律同样重要。我参加了学习小组,定期讨论难题,互相督促,这对我的学习进步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保持规律的学习习惯,每天设定一定的学习目标,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