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基础心理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语北语基础心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北京语言大学基础心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身为理工专业的学生,我对政治课程并不热衷,几乎每次都缺席,但我确实对时事保持着兴趣,经常阅读报纸和关注新闻动态。我的政治复习是从九月大纲解析发布后才开始的,我主要依靠的大纲解析以及强化辅导班的参考资料。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选择任汝芬的系列书籍?实则,我也读了不少任汝芬的书,但我觉得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而言,投入过多精力并不必要。我认为应当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我擅长且能提升分数的科目上,而对我不太感冒的弱势科目,则适当分配时间,以免成为整体成绩的绊脚石。
尽管大纲解析全篇都是文字,缺乏明显的重点标识,但这恰好成为了我看重的一点。我在复习过程中喜欢做标记和笔记,将自己的理解和见解记录在书本上,这样有助于我掌握各个章节的架构,更好地构建知识框架,并且能带入个人思考去学习,我认为这才是最关键的部分。再结合强化班教师提炼的重点考点,使我能兼顾全面复习的同时,也能有针对性地聚焦关键内容。
考研英语方面:
至少要深入研习三次真题,记住,真题是用来探究而非仅仅练习的!尤其是阅读部分。起初,我从02年之前的真题开始做起,然后逐步推进到更近的年份(保留最近两年的用于临考模拟)。初次尝试时,成绩相当挫败,每套卷子得分大致在50分上下,让我对自己的英文能力产生了严重质疑……我会在第一天完成测试,第二天核对答案,等于无形中又复习了一遍,并找出错误的原因。接着,我会全文翻译每篇文章,把它们一字一句地抄录在笔记本上,使用红笔标注翻译不当之处,务必耐心求精,不可贪快!遇到任何生词,都要记入生词本,查阅其所有含义,特别是考研常考的特殊意义。第三次,我将题目对应原文。回溯到文章中找寻出题的依据,标记题号,分析正确和错误选项之间的差异,并在每个问题前注明题型和错误原因。第四轮,我开始归纳模式。根据题型整理,如正确选项的特点,错误选项的特点,常见的命题点,各类题目的出现频率及其解题策略,以及我个人频繁出错的类型及原因,这些我都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如果时间充足,可以试试黄皮书系列。我在第四次研习结束后,提前做了张剑的黄皮书150篇提高篇以保持答题感觉。最后谈到作文,近年来考研英语愈发倾向于反对模板化,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院校,尽量避免依赖模板,但可以借鉴模板来创造自己的风格。我当时按主题类别构建了自己的模板。每周确保撰写两篇作文,只做真题里的作文,完成后对照范文进行比较。我不推荐死记范文,但可以背诵精彩句子或高级表达结构。我还专门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收集各种写作中的高阶词汇、复杂句式和气势磅礴的表达。每天早晚各一小时,我都会用来背单词,朗读真题,记忆作文素材。只有多读、多背、多积累,才能培养出敏锐的语感,进而提升答题能力。
考研专业课方面:
心理学专业基础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其中,普通心理学是基础中的基础,它涉及人的感知、认知、情绪、动机、人格等方面,需有扎实的理解和记忆。我建议大家从这里开始,逐个章节深入学习,构建起完整的心理学科知识框架。
对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这两部分强调的是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和教育影响。理解和掌握儿童青少年的发展规律,以及如何凭教育促进其心理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强,需阅读大量的研究文献,理解和分析实证数据。
社会心理学则更注重群体行为和人际互动的研究,如社会影响力、偏见、冲突解决等主题。这部分需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从多角度分析社会现象,并理解个体在社会环境下的心理动态。
在复习策略上,我认为理解优于记忆。对复杂的概念和理论,尝试用自有的话解释,或者与生活中的实例相联系,能帮助更好地。定期做题和模拟测试也很关键,它们不仅能检验学习效果,也能锻炼在有限时间内提取信息的能力。
参加学术讨论或找到学习小组也是非常有益的。与他人交流激发新的思考,也凭他人的疑问来审视自有的理解是否全面。保持好的心态,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压力,也是考研成功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