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师范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华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主观题方面,需要背诵的一般分两类,一是书上的知识点,通过前期复习应该已经知道了哪些是主观题的重点;二是一些名师的考前模拟试卷,我用的是任汝芬的《序列之四:最后四套题》和肖秀荣的《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10、11月时,很多考研机构就出了模拟试卷,一般叫8套卷、10套卷之类,这些试卷的选择题可以做,主观题其实没必要做,因为有不少都是前几年的旧题陈陈相因。我说的那两本书都在12月中旬出版,不要以为它出版得太晚、最后时间来不及就不买了,越是后期出版的书越能体现当年的时事政治,其重要性绝不亚于基础复习。如果有的同学有余力,能把这些模拟题先自己做一遍再背,效果会更好。我就做了一小部分,后来时间紧就没再做,直接背了。有消息说肖秀荣的比任汝芬的押题更准,因为任汝芬的试卷出版稍微早点,考研命题组也看到了,就会有意避开那上面的题;而肖秀荣的试卷出版在命题结束后,和真题相合的可能性大些。
考研英语方面:
从四月起直至暑假之前,我坚持每日一章张剑的《阅读150篇(基础版)》。在此期间,重要的是别太在意正确率,目前的重点是培养英语阅读的习惯和语感,内容优于答案。也许有人会问,在阅读过程中是否需要记住不熟悉的单词呢?这得看个人情况,如果你觉得时间充足,可以尝试记忆;如果觉得已有足够的词汇书在手,不必强求。完成《150篇》后,差不多就到了暑假,那时我会开始做97至04年的真题阅读,依旧选择张剑的黄皮真题集。至于每天的数量,随你喜好,我个人选择一天一篇。在做真题的过程中,你需要收集新词,并结合后面的解析来理解段落、解析问题、剖析复杂句子,甚至全文翻译。尽管97-04年的试题风格与近几年有所不同,但接触一下也无妨。暑假过后,我转向05年至今的真题练习,这是个关键阶段,题目的参考价值逐年增加。同样的,你需要记忆单词、解析问题、分析段落和长难句。每个人做真题的方法各有千秋,有些同学可能会每天处理一年的阅读部分,标记新词、研究长难句,第二遍分析文章,第三遍再分析题目,如此循环多次。这种方法似乎很流行。然而,我采取的方式稍显独特,我只做一遍,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文章,我会做第二遍。我每天仅做一篇阅读,当天就会标出词汇、长难句,分析文章和题目,翻译全文等。因此,这样的复习策略较为另类,学弟学妹们不宜盲目效仿,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我这个人可能偏向于深入钻研,无论是政治大纲还是英语阅读,我都仔细对待,解题时也会反复思考,这就导致进度缓慢,没有多余的时间再来一遍。你们必须找到自己的得心应手的学习工具,形成独特的解题和阅读方法,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佳的。别忘了,真题不能一次性做完,要保留最后三年的,用于考前半个月的模拟测试,严格把控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关于“教育综合”,这门课程涵盖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教育历史、教育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在复习时,我注重构建一个宏观的知识框架,把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例如,我会从教育的本质出发,理解其社会功能,再深入到具体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对教育历史部分,我凭时间线来梳理重要事件和人物,理解他们的影响。教育心理学则是结合实例,尝试应用理论解释教育中的行为问题。定期做题并进行错题分析,帮助我巩固记忆,提高答题技巧。
“小学教育学原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要求不仅要理解理论,还要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的教学场景中。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系统学习教育法、教学论等基础理论,二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与学习,三是研究小学教育教学方法。对理论部分,我尽量做到深度阅读,理解其内涵;对儿童心理和学习,我会阅读相关研究,结合案例进行思考;对教学方法,我尽可能多地参与实习,观察并反思教师的行为。
在学习过程中,我强调的是理解和应用,非死记硬背。我经常与同学讨论,凭思维碰撞深化理解。我也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在线讲座等,拓宽知识视野。定期的自我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帮助我发现自有的弱点,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