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软件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同济软件学院软件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同济大学软件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六月末就开始准备看政治了,但是那个时侯大纲什么的都没出来资料都是9月份才出来,所以我买了本去年的书书,结果今年考试内容变化特别大,好多东西都变了,建议这时候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先买本旧书。建议资料:红宝书(高教版的大纲解析)+肖秀荣1000题。我高中理科生,红宝书刚开始看的时候跟天书似的,必须根据题目结合看,平均一天两个小时吧。大约到9月份开始关注最新的大纲变化,买最新版的红宝书或者配套的解析,然后风中劲草三本,我买了个红宝书的题库质量很差,但是题目比较多,就只买了风中劲草的核心要点,怕做不完了,到后期就是肖四套卷和任汝芬四套卷,不是说不好就是这些资料出来的太晚了没时间了,而且做一遍不行还得去看几遍,把大题背下来才行,不要贪图数量,政治资料讲究精炼比如我红宝书就看了3遍,解析3遍,风中劲草(粉皮的)至少五遍,肖秀荣1000题做了3遍,红宝书题库2遍(不推荐)。政治科目存在很多偶然性,好多资料都是常年压中真题,后期资料确实比较好能压中题目。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基础不好的一定要早早准备,我第一年就是准备太晚了,六月份才开始,到最后时间不够了,真题才做了一遍,哎,都是眼泪。。。不说了,建议大家现在就开始打基础,结合大纲,把课本习题过一遍,基本定理概念要掌握,一般到五六月份基础就该弄完了,开始强化,复习全书少不了,我买的二李的,先做第一遍比较吃力,好多题不会,不过不要担心,坚持下去,大家准备一个错题本,把不会的,做错的都摘录下来,错题是在第几页,涉及到哪些个知识点,自己的错误解答和正确的详细解答都写在上面,方便日后复习。全书过第二遍就容易多了,不过还是会有不会的,很正常,全书里也有个别偏题怪题,不要去理会,记下来看看就好,全书第三遍结合错题本,好好过一遍,然后是真题,这里一定要重视真题,要做三遍左右,第一遍慢慢做,不会的记下来,反复研究,第二遍卡时间做,模拟考试,不过依据个人情况,但是卡时间模拟做卷子很有必要。也可以买几套模拟题卡着时间练练手,但是模拟题的话,错题看看就好不必深究把真题研究透就够了。最后临考前把错题本好好看一看。
考研英语方面:
从3月左右开始进入正式的复习阶段,首当其冲的任务是记忆单词。由于我在词汇方面的表现平平,关于此部分的经验我就不再赘述。完成一轮单词学习后,我便投身于阅读理解的训练中,使用的资料是黄皮书,包含约68篇文章。关键在于培养语感;起初,我会逐个查找不认识的单词,但后来意识到这并非最佳策略。阅读理解要求全局理解,即使不能完全读懂,也能解答题目。到了暑期,我开始接触历年真题,尤其是2005年以后的,这些更具参考价值,因其风格与近十年的考试更为接近。务必按计划进行,即时分析(包括选项、单词、复杂句子和文章结构)。整个过程可能要持续到11月左右。之后我又进行了第二轮,因为英语知识若不及时温习,容易遗忘。在初期,我挑选了一些真题范文来背诵,不必贪多,但一定要熟练,连标点符号都不能出错,考场上的时间可不容许反复查看。接下来就是构建个人的写作模板。网络上的模板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原封不动地抄写。需要替换其中的句子和单词,使用自己已经牢记于心的表达,让它成为独一无二的模板。我当时为大作文准备了四个模板,足以应对各种情况,事实证明这是有效的策略。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涵盖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个部分。这四门课程各有其特色,需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
对数据结构,理解并熟练掌握各种数据结构(如链表、树、图、堆、队列、栈等)的特性及其应用是关键。例如,知道何时使用数组、链表或哈希表来解决问题,以及如何高效地实现排序和查找算法。要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设计贪心、动态规划或者回溯算法时。
计算机组成原理涉及到硬件层面的知识,如CPU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存储器层次结构等。这部分需理解每个部件的功能,并能解释其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特别注意理解流水线技术和虚拟内存的概念,这些都是常考点。
操作系统主要涉及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管理等内容。理解操作系统的并发性和共享性,熟悉进程调度算法、死锁避免和资源分配策略,对内存管理的分页分段机制要有深入理解,文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也是考察的重点。
至于计算机网络,TCP/IP五层模型是基础,理解每一层的主要功能和协议,如HTTP、FTP、TCP、UDP等。网络传输的问题,如拥塞控制、错误检测与纠正,以及网络安全问题也需重点关注。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实践并重。理论知识要凭做题和编程练习来巩固,尝试自己实现一些基本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模拟操作系统的简单功能,或者分析网络通信的过程。多看一些经典的教材和参考书,如《计算机网络》(谢希仁)、《操作系统概念》(Silberschatz)等,这些书籍对深化理解非常有帮助。
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是必不可少的练习材料,它们帮助你了解考试风格,找出自有的薄弱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定期进行全真模拟考试,以适应考试的时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