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经济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北京科技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暑期期间,我开始研读政治的精简版教材,并初次尝试了一千题的练习,这个过程持续到九月。接着,在十月进行了第二轮的一千题复习。到了十一月,我专注于回顾错误题目,同时记忆肖八的内容。进入十二月,我转为背诵肖四并关注时事政治。我没有做其他如任五的练习册,而是听从一些前辈的建议购买了风中劲草,打算九月开始背诵,但发现其体系与我之前的学习资料不符,最终未能使用。这让我认识到,挑选符合自己学习风格的教学辅助材料至关重要。
考研数学方面:
从课本开始,因为准备得早时间比较充足所以把课后题都做了做,大概四月看完课本开始看复习全书,第一遍的时候全书上题十有八九不会,耐着性子把解析从头到尾看懂为止,这一遍特别费时,大概到六月份才把全书高数部分看完。然后马上开始第二遍,因为第一遍巩固的不错,所以第二遍就轻松很多。九月从最早的真题开始做,一天一套,不熟练的知识点需要针对性地练习,不能留死角。早期的真题大致会做就可以,不用太计较,毕竟时间久了,变化还是挺大的。因为复习的时间比较充足,最新的几年真题想留到考前训练用,所以突然就闲下来了,但数学又不能停,听说张宇的《高数18讲》不错,就找了一本开始看,有好的内容就做笔记,有好的题目摘到错题本上。在看完《18讲》之后觉得时间还是很充足,就做了《660题》的选择题部分,做起来很难,很多题还是会卡壳,但收获也是很大的。这时候差不多到了11月,这时候数学的时间就需要减少了,于是开始每天一套做李永乐的十年真题(留了最近三年的在考前做),这本书的编排我觉得很好,前面是成套的题,后面是把历年真题按章节知识点编到一块,可以按章节练习,还会出一些数一、数二的真题,适合查漏补缺。经过前面这么多轮的复习,这时候做真题会很轻松,基本上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就能做完,成绩稳定在140左右。做完套题再按章节继续做,做错的题做好记录。到了十二月开始做模拟卷,比较常见的就是张宇《八套卷》、李永乐《6+2》、合工大超越,模拟卷会比往年真题难很多,但也是必要的,尤其是这两年的难度明显在提高,需要做一些难题。考前几天把之前留的几年真题做了感受感受最近几年的出题风格以及保持做题的感觉,翻翻笔记、全书看有没有生疏的知识点,再看看错题本,然后就可以放心地上考场了。考研数学还是挺重基础的,只要复习地扎实了就不怕,近几年真题的计算量不小,需要格外注意,如果因为粗心失分就很可惜了。
考研英语方面:
我使用的是张剑黄皮书配套的词汇书,利用词根法记忆,效果显著。书被划分为30个部分,我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学习,即在第1、2、4、7、15天复习第一天学过的词汇(如上所述)。这个策略相当有效,让我在44天内将所有30个单元的单词复习了5次。当然,过程中有一段时间非常艰难,但只要熬过去,后面的阶段就会变得相对容易。值得一提的是,词汇在初期极为关键,它直接影响你的阅读理解能力,别指望后期再去补习单词,那时你恐怕已无暇顾及。至于作文,不必过早准备,容易忘记。十一月份开始完全来得及。我推荐王江涛的红宝书和朱伟的作文预测等资料。你可以对比不同预测,提炼出个性化的作文模板,并按类别整理。避免使用通用模板,因为当所有人都用时,在快速批阅的考场上,分数往往不会高。到了后期,确保专业课程的基础和政治背诵的同时,适当地动手写作,早期的零散练习只是热身,每一篇文章都应精心书写,字迹清晰,排版整洁。随着时间推移,每一分钟都显得更为珍贵。结合各类预测并运用个人定制的模板,你会发现,不知不觉中,你也具备了预测作文的能力。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经济学这个科目,基础知识的理解至关重要。你需掌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供求关系、消费者行为、市场结构、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等核心概念。这些内容构成了经济学的基础框架,理解它们能帮助你理解和分析各种经济现象。
理论与实际结合是学习经济学的关键。你需将课本知识应用到现实案例中,比如凭分析公司定价策略来理解价格弹性,或者用GDP变动解释国家经济周期。这样不仅能深化理解,也能提高分析能力。
再者,模型和公式也是重要的一部分。例如,IS-LM模型、AD-AS模型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以及效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等微观经济学模型。这些模型不仅需记忆,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经济含义,并能在解决问题时灵活运用。
数据分析能力也不能忽视。现代经济学大量依赖统计和计量方法,如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你需掌握基本的统计软件,如SPSS或R语言,进行数据处理和建模。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定期复习和做题是必不可少的。我会定期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并凭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记忆,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也是很好的方式,不同的视角和思考帮你打破思维定势,深入理解知识点。
关注经济学前沿动态也很重要。阅读经济学期刊、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不仅拓宽视野,也有助于你在论述题中展现出深度和广度。
保持对经济学的热情和兴趣,这会你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也会使学习更加有效。经济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享受这个过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