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文献语言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语北语文献语言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北京语言大学文献语言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其实我最想提醒大家的是政治,虽说经验是自己的。但我走的这个弯路可不希望大家重走啊。提醒大家,暑假实在没有必要复习政治,浪费时间,大可以把时间留给专业课、英语。九月份就是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和教育部考试中心通过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考试大纲解析》(俗称”红宝书“)日子,记得去年是9月中旬,接近400页的红宝书,还有1600题,我是看了好长时间啊,主要在10月到11月,最后12月还将1600题又看了遍,仔细看了答案解析,感觉自己浪费了好多时间,其实10月就有《冲刺背诵 核心考点》,杨杰(沪江论坛 风中劲草)主编(广大研友称这套书为”风中劲草“),但是我并没有仔细的比较,之后买了本”核心考点“,网上有卖的,有些书店也有,自己留心下。仔细看了下,感觉”风中劲草“是我见过的编得最用心的书,里面不同颜色、不同字体的文字弄得书很花,但是很实用,可以节省好多时间,这有有配套的习题做,讲解得也详细。真的。强烈建议大家复习没必要看那红宝书,”核心考点“就是红宝书的精简版,效果很好,当然红宝书看一遍肯定也是有用的,我不能因为我花了那么多时间复习红宝书、做1600题,仅看了两个多月的”风中劲草“就否定了红宝书的作用。”核心考点“上会标明哪些知识点哪年以怎样的形式考查过(单选、多选或是分析)。
考研英语方面:
我觉得英语最重要的就是真题,你分析个五六遍真不为过。楼主应该是大三上学期考的六级,想着反正明年要考研,那时候看了一个人说,读篇英语文章把他用中文翻译出来,可以提高阅读水平,楼主就这样做,一直到考研,也偶尔会翻译一下,这说实话,为楼主后面翻译和专业英语打了基础,这两项基本都没很准备,全是这打的底子。在复习过程中,我还做了张剑150篇吧,错的很多开始,很崩溃,后来八月份开始看真题,我觉得看晚了,一开始老不舍,但是确实可以六月底就看的。最后一个月准备的作文,有点仓促,楼主一开始挺急的,看那图片作文怕自己主旨分析的对,后来发现这也是多虑了,那时候就会看看作文书上的图片想想寓意,就酱。完形填空也没很练,就把真题上的做了做,反正就翻来覆去的分析真题文章,选项。
考研专业课方面:
语言学概论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课程,它涵盖了语音学、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等多个领域。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首要任务。例如,要清晰地了解什么是音素、音位,如何区分词法和句法等。我建议凭阅读经典的语言学教材,如Chomsky的"Syntactic Structures"或Saussure的"Cours de linguistique générale",来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做大量的练习题以检验理解和应用能力,比如分析句子结构,解释词汇意义的变化等。
中国文献语言基础则需对中国古代文献有深入的理解和扎实的基础。这包括熟悉各种古文字,如甲骨文、金文、小篆等,以及对古汉语语法和词汇的掌握。我个人觉得,《马王堆汉墓帛书》、《敦煌遗书》等原始资料的研读非常有益,它们能帮助直接接触古人的语言,感受其韵味和变化。熟读《说文解字》、《广雅》等经典辞书,帮助积累词汇知识,理解古人对语言的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定期复习至关重要。我会每周设定一天为回顾日,把一周所学的知识重新梳理一遍,巩固记忆。我也积极参与学术讨论,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这样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加深了理解。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尝试用学到的语言学理论去分析实际的语言现象,或者从古文献中找出实例来验证理解,都能你对知识点有更深刻的把握。例如,你选取一段古文,尝试用你学过的句法理论进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