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数量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经济管理学院数量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南昌大学数量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一开始是马原,到思修,到近代史,再到毛中特,到11月中后旬才听完,但这只是从框架上去把握的,然后还得把四本讲义看一遍。政治红宝书我也买了,但我一直没有翻过。由于政治的真题具有时效性,因此真题的意义并不大,等我把四本讲义看一遍,基本已经到了冲刺阶段,这时候,时政部分的讲义也来了,我一方面是通过看老师归纳的热点与评析,另一方面是通过做冲刺题。政治的冲刺阶段都是做的冲刺题,再根据冲刺题的考点把相应的讲义内容过一遍。肖四肖八蒋五我都买了,我好像是考政治的前一晚或者前两晚才开始背的肖四的大题,那天晚上我一直在背肖四的大题,背完就睡觉了,想想我也是醉了。
考研数学方面:
8月10日至9月1日:我构建了数学的整体框架,明确了考试涵盖的知识点和题型。个人觉得这个框架至关重要,它使你能从宏观角度应对各种题目,避免淹没于无穷无尽的习题中。这就像在你的思维中植入了一幅详尽的地图,每遇到一个问题,都能将其归类到特定的知识点,这种训练会显著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务必培养整理知识的习惯,而非让它们零散地存于脑中。正如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专家林达华构建自己的数学体系时,必定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思维框架。
9月1日至10月15日:进入了考研的冲刺阶段,复习全书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数学考试在上午,所以我也将复习安排在上午,每天大约看10页。遵循几点原则:1. 务必动手写,避免眼高手低;2. 遇难题勿急着看答案,自我思考的过程至关重要,应在每道题旁边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关键点;3. 对久思不解的问题,可请教高手或做标记,留待日后解决(我后来甚至忘了曾经有不会的题目)。
数学某种程度上类似练习书法,起初可能只能模仿大师之作,但通过反复训练,你会形成自己的解题技巧。就像书法中,当你达到一定境界后,即使面对未曾尝试的新类型题目也能游刃有余。
10月16日至11月10日:复习全书完成后,开始了让人望而生畏的660题。别因其只有选择题和填空题而掉以轻心,每道题都经过精雕细琢,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极具价值。尽管题目设置恰当,深入研究每个问题的核心很有意义,尽管真题难度与此相距甚远,关键是掌握思想方法。我大约做了20多天,但有些题目后来未能重新回顾,导致遗漏了一些知识点,所以建议提前开始复习,以便有更多时间调整计划。
11月11日至11月20日:从光棍节那天开始,我着手真题,用10天时间每天完成一套试卷。由于许多题目在复习全书时已接触过,因此真题并不能完全反映实际水平。对完答案并修正错误后,只需反思错误题目的解题思路。当时成绩大致在120-140分之间,没有出现严重失误。一方面,历年真题相对较易;另一方面,平日训练心态轻松,3小时答题过程愉快无比。那时每天早晨醒来最期待的就是做数学真题,那种感觉如同热恋一般。
11月20日至12月23日:我强烈推荐的一个方法是数学模拟套卷练习。在这个阶段,每次做一套模拟题,就能复习各章的重点内容。虽然无法覆盖所有知识点,但模拟题的编排有一定规律,能随机复习到重要知识点。需遵守以下原则:1. 每套题限时3小时,时间到即停笔,对照答案自行评分;2. 严格遵循考研数学的考场规定,禁止查阅资料、交谈、求助或嚼口香糖;3. 采用交错训练法,不同老师的题型风格各异,比如先做两套张宇的,再做两套李永乐的,以此循环,能增强适应性,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今年考研数学风格变化较大,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大题尤为棘手。对此,不断练习模拟题,遇到新题,提升解题技能至关重要。同时,模拟实战让你意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3小时内,应优先处理相对简单的题目,过于困难的可暂时放下,策略需要在平时训练中积累。这段时间内,你也需要锻炼书写规范,例如张宇的8套卷和4套卷提供与考研相同的答题纸。合工大的几套试题非常有价值,我在考场上解答高数部分时格外顺利,因为那些题型几乎都在之前15套卷中遇到过。因此,我仅用1小时20分钟完成了高数大题,剩下约1个半小时解决线代和概率大题。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学习的核心在于阅读能力,而非仅仅词汇量的积累。你会发现,完形填空(20个小题,每题0.5分),四篇阅读理解(每篇五个问题,每个两分),一篇句子排序(五个题目,每题两分),一篇全文翻译(同样两分)加起来就已经是70分的大头了。接下来就是小作文(十分)和大作文(二十分)。强烈推荐一本《考研英语历年真题精析-命题剖析与复习指导**年-**年》,这本书极具价值,值得尽快收入囊中。
认真研究近十年的真题,并对其深入解析,你会发现自己的进步显著。具体操作方法是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一套试卷,尝试撰写并自我批阅作文,同时专注于将阅读部分自行翻译,如果遇到困难,可参考后面的官方译文,但目标是在考试前一个月能独立完成阅读翻译。对于阅读理解中的错误,务必投入时间去探究原因,这是你个人的探索,你的教训,对你来说最为有效。即使初期错误仍然较多,也不必焦虑,因为你的阅读水平正在逐步提升。不要过分纠结于正确率,持续练习,改正错误,解析题目,翻译内容...你会从中汲取灵感。
英语本质上是一种沟通工具,培养语感会使学习更为愉快。你可以选择早晨朗读一些英文文章,比如那些来自真题中精选的阅读篇章,它们都是教师们从各类国外期刊、杂志、网站精心挑选的,内涵丰富。
考研专业课方面:
西方经济学是理解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基础,它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如消费者选、生产者决策、市场结构等;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现象,如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这两部分都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
对微观经济学,重点在于理解并掌握供求模型、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以及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理解这些理论后,你需凭大量的例题和案例分析来提升应用能力。例如,如何按给定条件计算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或者分析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价格决定和产量分配。
至于宏观经济学,其核心概念包括国民收入核算、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经济增长理论等。尤其要关注宏观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及效果。这里的关键是构建宏观经济模型,并能运用模型分析经济问题。例如,理解IS-LM模型如何解释利率和产出之间的关系,或菲利普斯曲线如何描述失业率与通胀率的权衡。
在学习方法上,我强烈建议大家结合教科书和参考书籍,深入阅读并理解每一个概念。做笔记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帮助你整理思路,还在复习时快速回顾。练习题和历年真题不可或缺,它们帮助你熟悉考试形式,检验理解和应用能力。
定期自我测试也很关键。你尝试模拟考试环境,定时完成一套题目,以此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积极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不同的视角和思考方式会丰富理解。
理解和应用经济学原理并不止于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培养观察和解读现实世界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经济事件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增强记忆,也能激发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