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理工软件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涉足政治理论其实不必过早。初期阶段,专注于专业课程更为关键,但到了9月左右,政治学习就应提上日程了。在参考资料选择上,我选购了肖老师的《精讲精练》、《1000题》以及《十年真题》这三本必备书籍。《精讲精练》内容繁多,我读完一遍并未觉得有多大收获,室友翻阅三遍也反映效果平平,所以这本书或许可以考虑暂且搁置购买。《1000题》则是必须入手的,需要多次重复练习,我自己就做了两遍并复习了两次。而《十年真题》对我而言帮助有限,不过这因人而异,你可自行判断。
考研数学方面:
基础阶段我只看了课本。看的时候算着时间,计划好暑假前怎么着得把书看完一遍。然后课后题大部分做了一遍,第一遍的时候错题做了标记,自己觉得有价值的错题后来又做了一遍。这个时候看书要注意有的章节是不考的,你可以看看考研辅导书哪些是要求的内容,或者大纲里边就有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对照着看。这个时候很轻松,有时候还要上上课,平均起来一天付给考研的也就最多五小时,每天看完计划的书就从自习室拍拍屁股走人,生活得还挺惬意。
考研英语方面:
自我感觉在英语方面还挺得心应手的。对于英语学习,我没有投入大量精力去背单词,五月份大致浏览了一本由北航出版社推出的冷门单词书,每天仅挑选15个重点词汇来看,并且这些单词的例句多源于真实试题,这样一来,也相当于我过了一遍真题,同时我还利用例句进行了翻译练习。我的体会是,死记硬背单词的效果并不明显,毕竟很难记住,但到了后期这对解题并无太大妨碍,因此是否要背单词取决于个人选择。大约九月起,我开始做张剑的阅读理解,但我对此书的成效持保留态度,建议不必去做,不过若词汇量不足的人,可以用它来扩展词汇,只是题目设计有些偏离常规,不宜过分依赖。真题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我并未全部完成,我认为2008年以前的题目过于简单,所以我只做了之后的。我想强调的是,英语作文不容忽视,我当初以为记不住模板便轻易放弃,结果考试时却发现记忆中仍有痕迹。此外,切勿抱有过分乐观的心态,今年的小作文我就栽了个跟头,因为它涉及的文体我不熟悉,觉得不会考到,只看了一遍,结果考试时彻底忘光了。幸运的是,这一失误并未给我带来太大损失。阅读理解无疑是英语中的重头戏,真题的阅读部分要反复操练,如果时间充裕,可以选择难度较大的文章逐句翻译。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涵盖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个部分。这四门课程各有其特色,需平衡投入时间和精力。数据结构是核心,理解并熟练运用各种数据结构如链表、树、图、排序算法等是关键;计算机组成原理则要求深入理解计算机内部的工作机制,比如CPU的运算过程、存储系统、指令集等;操作系统主要涉及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理解这些概念并能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计算机网络,需掌握TCP/IP协议族,特别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协议。
对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和实践并重。理论知识是基础,但只有凭实际操作真正掌握。例如,在学习数据结构时,动手实现各种算法,凭编程练习来加深理解。对计算机组成原理,凭模拟器进行实验,直观感受硬件工作流程。操作系统的学习,尝试编写简单的操作系统程序,或者参与开源项目,实际操作中理解其运行机制。至于计算机网络,除了看书,还凭抓包工具分析网络通信,增强对网络协议的理解。
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也是备考的重要资源。凭做题,不仅能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还能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定期自我测试,分析错误,找出薄弱点,并针对性地复习,是非常有效的学习策略。
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也非常重要。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是寻求解答或与他人讨论,你会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提升。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影响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