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自动化系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厦门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复习中,冲刺阶段尤为关键,我想分享一下这个阶段的心得。针对最后的三十多天(十二月),我推荐以下资料:《肖.讲真题》、《肖4套卷》以及《肖.时政》。这个时期的核心目标就是全力以赴,直指政治考试的关键点。你可以开始做《肖.讲真题》过去五年的真题,侧重于选择题,以了解其出题模式。对于主观题,尝试列出你的答案和关键词。不过,最关键的部分是后面的解析,你应该深入理解老师如何分析问题和组织答案,并做好笔记。政治的大题目,一旦偏离主题,就算长篇大论也只能得到微不足道的分数,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地区,更是如此。因此,掌握正确的答题策略至关重要!对于《肖.4套卷》,可参照《肖8》的处理方式。顺便提一句,我只背诵了肖四和肖八的主观题,没有看其他任何材料,甚至购买的辅助教材也被搁置了。肖教授的预测准确度极高,除了一个开放式问题,其余大题基本都被命中,所以选择合适的导师和资料真的非常关键。总的来说,我在政治上的投入时间大约为100天,初期每天1.5到2小时,强化期1.5到2.5小时,冲刺期则增加到2到3小时,能取得令人满意的分数,这与我的学习策略、方向和方法紧密相关。至于时政部分,可以参考《肖8》、《肖4》中的时政题目及额外补充资料。
考研数学方面:
《复习全书》第1轮,一般50来天,每天6h-8h差不多,自己看看每天大概能看多少页,然后用总页数除以每天看的,加上可能要休息的天数就能估计自己看1遍的复习全书的时间了,我是50来天。看每个章节前,先看大纲,知道了解、理解、掌握、会用的含义,知道哪些知识点是重点;然后再把笔记看1遍;最后再看数学复习全书的相应章节。全书里每一章的每道例题,每道课后习题都要自己用脑子想,用笔算,问自己每道题考的是什么知识点,弄懂每一道题,除非有些题目对你来说太简单了。第二遍买了张宇的真题,因为是把近三十年的真题按照知识点归类编的,个人觉得对知识的归纳梳理很有帮助,依旧是错题不熟的知识点记到笔记中
考研英语方面:
背单词书:拿到一本单词书的时候,我没有急于立马背,而是先拿一只红色(随便你们准备什么色。。)的荧光笔、粗的那种把我一看到就知道意思的那类单词划掉,这类单词是你一看到就立马能够反应出意思压根不需要思考的那种,整本单词书被我这么一筛选之后就开始每天背1~2list。背的时候我是早上到自习室快速扫一遍,然后又由尾扫到头,晚上又这样扫两遍,压根不读那种。扫完四遍之后,我就拿张纸把今年背的单词抄下来,回去之后拿着mp4对着纸上的英文单词录中文意思,第二天听录音对照单词书上面的检查、完全不知道的拿蓝笔打叉、意思没有说全的拿黄色荧光笔划记。大概就是这个程序一直坚持到最后~背单词我觉得还是要多看很多轮,一个单词不要看很久但是要看很多遍~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控制系统理论的基础,涵盖了系统建模、稳定性分析、控制器设计等多个重要领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比如,了解并能区分开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和不稳定性的判别,以及频率域和时间域的分析方法等。这些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
对系统模型的建立,无论是基于微分方程还是传递函数,都需熟练掌握。特别是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的应用,它们是从时域到频域转换的重要工具。理解这些变换的本质和特性,能够帮助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系统的动态行为。
再者,控制系统的设计部分,如PID控制器、状态空间法、最优控制等,需大量实践来深化理解。凭做题和模拟,加深对控制器设计原则的理解,并学会如何按具体问题选合适的方法。
对现代控制理论,如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和卡尔曼滤波等,虽然可能在初阶课程中涉及不多,但却是高阶研究的关键。理解这些理论的基本思想,提前接触,会对未来的学习大有裨益。
我要强调的是,理论知识的积累固然重要,但实践操作同样不可或缺。利用MATLAB等软件进行仿真,帮助直观地理解控制系统的运行过程,也能锻炼编程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定期回顾,制作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我也鼓励大家多参与讨论,互相解答疑惑,这会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