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数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理工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北京理工大学数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因为我高中是文科生,所以政治上有一定基础,所以从9月底才开始复习。政治主要包括五部分,马原、毛概、近代史、思修、形势政策。书买了大纲、风中劲草、1000题、考点预测、8套卷、4套卷、肖秀荣形势政策、(米鹏三套卷、20天20题、任汝芬4套卷),大纲看了两遍,基本看了一个月。后期换了风中劲草。风中劲草全书读了3遍,最后看了自己画的重点1遍,一直看到考试前。然后这其中,穿插着做了2遍1000题。就我个人的经验,这种应付选择的题目,一定要多重复。细细的看,重复的次数少,我觉得效果不好,毕竟挺枯燥的东西,到头来可能没留下多少印象,我看书的时候就强迫自己拿着笔画考点,很提神。然后1000题,我的处理方式是先把正确答案抄上去,只看正确的选项,然后看答案解析,看错误的选项哪里错的。政治这个科目,永远看对的东西,不看错的东西,这样你在考试的时候潜意识里对的东西就多,这是我个人的理解。形势政策最后一个月看肖秀荣的热点时事就好了。政治我的观点是选择非常关键,如果你选择做的好,能拿到40分,大题拿个平均分,就妥妥上70分了。选择多看风中劲草很有用,尤其要关注时事与毛概的结合。大题拿到30分应该比较容易,毕竟有押题四套卷,就算是没见过,自己用政治素养也应该能编出一些。今年主观题基本全是四套卷上的,所以4套卷一定要好好背,最后我留了15天,4套卷和米鹏的押题背了3遍,然而米鹏今年中的很少,所以如果要背多个押题的时候,还是要把肖秀荣的4套卷放在第一优先级上。另外字一定要好好写,学习累了可以练练字,我感觉我就是吃了这方面的亏了。然后考试的时候写快一点,能多写多写,说不定,你多写的一句就有一分,说不定就这一分就能改变考研的结果呢。当然靠谱的优先写,也要注意考试时间的把握。 政治的话,我做肖秀荣的那个1000题,然后再看看错题就差不多了,大题的话最后背背肖四以及其他的就好。
考研英语方面:
我就谈一下作文部分,阅读理解方面已经有太多讨论,我就不再重复了。作文分大小两篇,我们先看王江涛的作文教材,它包含了历年英语真题的优秀范文。对于小作文,关键在于熟记范文,积累内容和提高语言感觉,接着通过模仿写作来深化理解和吸收,这是个内化知识的过程。到了后期,可以依据真题进行实际写作训练。至于大作文,我们需要构建个人的模板,也就是掌握描绘图表的语言和词汇。利用这个模板去撰写真题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数学分析,这是一门深入研究实数、函数、极限、微积分等基本概念的课程。它的难点在于理论性强,逻辑链条严谨。我建议首先要理解并掌握基础概念,例如ε-δ定义、连续性、导数、积分等。这些是后续所有定理和推论的基础。要多做题,尤其是那些需深度思考和推理的问题,这样训练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定期回顾和整理,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这对理解和记忆很有帮助。
再者,高等代数则涉及到线性空间、线性变换、行列式、矩阵、特征值等问题。这部分内容更偏向于抽象和符号操作。我个人觉得,画图和实例帮助理解抽象的概念,比如凭二维、三维空间的例子去理解向量、线性相关等。掌握矩阵运算的基本规则,如加法、乘法、逆矩阵等,这是解题的关键。对线性方程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等内容,理解其几何意义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同样,做题是提高的重要途径,特别是综合性强的题目,锻炼你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会把每次遇到的难题记录下来,花时间去钻研,实在无法解决就求助于老师或同学。这种方法我在解决问题的,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
阅读经典的教材也很重要,比如《数学分析原理》(陈纪修)和《高等代数》(北大版)。这些书往往包含了丰富的例子和详细的证明,对深化理解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