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师大社会发展学院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是十月份开始复习,买了《肖秀荣考研政治 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后简称精讲)这本书先于《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后简称纲解)出版,大概五月就出了。我先看的纲解,边看边划,由于其中全是黑色字体且略小,感觉不够突出重点,所以看了一点马原后换成了精讲,边看边做书后真题模拟题以及《肖秀荣考研政治 命题人1000题》。后来精讲放于自习室隔夜被窃,只能重拾纲解,此时发现该书也尚可,每天大概花一个多小时,看了马原和近代史部分,完成了相应的1000题。然后十一月风中劲草的《冲刺背诵 核心考点》也出来了,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将知识点列表清晰,可谓浓缩了精华,很多同学拿此书来记忆,我是看两三节书,强记一下然后拿1000题练习,完成了毛概以及思修部分。大概11月中旬的时候开始做1000题第二遍,这时有些题目仍有记忆,有些题目就像是陌生的,但别担心,1000题是用来刷基础的,留个大致的印象即可。后来买了肖秀荣的《形势与政策》(大致是这个书名),讲当前形策与时事的,可以当小说来看,书后有相应习题,由于知识点太多,如果记忆不太可能,但从后来的考试来看,时事这部分的比重很大,许多考察基础的题目都以时事为引子。最后12月开始做任四、肖八、肖四,这大概是人手一本的,任四肖八我只做了选择,肖四不仅做选择,还背了选择和大题。说来也惭愧,我背书时间太短,最后几天粗略的背了一下启航的《20天20题》,最后一天才开始被肖四,到考试的时候肖四也没背完,考试的时候看到原题只能悔不当初。如果有时间,任四和肖八的马原题也可以看一下思路,马原题我没有练习就上战场了,感谢老师手下留情,主观题给分比我想象中好。如果再来一次,我想流程大概是,先过一遍纲解,辅以1000题练习,然后看形策配着第二遍1000题,下载历年真题的马原大题归纳思路,完成任四肖八的选择加看马原大题,最后背诵20天20题,和最为关键的肖四,建议大家无论如何也要把肖四的大题拿下,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腹有肖四答题才能应对自如。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和长难句:这是十分十分基础的东西!一定要熟悉单词、练习长难句,要给自己制定计划,暑假之前单词能撸多少遍就撸多少遍。长难句也不能忽视,对于阅读理解十分重要,尤其基础差些的更要重视。单词:英语从3月份就开始准备了,复习全程简单概括就是背单词+刷真题+背作文,3-6月每天都在拿着红宝书背单词,我前期背单词的时间很长,每天会有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背单词,背单词要贯穿考研全程,如果后期没时间看书,可以每天休息时间在手机上刷刷扇贝单词。7-10我背了何凯文的必考词汇,然后我就没咋背过单词了,但是这是不可取的!没有单词的基础就不可能盖起整个考研英语的高楼,所以请你一定要背单词一直到考前。作文,我是最后一个月处理的,我用的是20篇作文那本书。小作文背了20篇,大作文分类背结构!天天早上7点开始,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一句话坚持!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世界通史的学习,基础是关键。你需全面掌握从古代文明的起源到现代全球化的历程,包括各个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社会变迁以及文化发展。这需你广泛阅读,除了教材,还参考如《全球通史》等权威著作,以丰富知识体系。
理解并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至关重要。历史不是孤立的事件堆砌,是由无数个相互关联的因素推动的。例如,工业革命如何引发社会结构的变化,两次世界大战怎样重塑了国际格局,这些都是需深度思考的问题。在复习中,我常常尝试构建时间线,把相关事件串联起来,这样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再者,注重对历史的批判性思维训练。历史学家不仅仅是事实的记录者,更是解释者和评论者。在面对同一历史事件时,不同的视角可能会得出不同的解读。比如,对殖民主义的评价,既有其推动全球化的一面,也有其剥削和压迫的本质。这种多元化的思考能帮助你在答题时展现出更深刻的见解。
实践应用也是提升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你参加一些历史模拟活动或者撰写历史论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这既能检验理解程度,也能提高论述能力。
定期自我检测不可忽视。凭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你了解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也要注意把握时间,因在真实的考试环境中,时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