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林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这门课程占据了我最少的时间,在九月当大纲解析发布时我就开始了学习。然而,我发现政治内容过于单调,难以保持兴趣,因此到了十一月,我甚至还未完成大纲解析的一半,即使是已完成的部分也是匆匆浏览,画线标记后便很快遗忘,没有留下任何深刻印象。我购买了肖秀荣的《1000题》作为练习,可惜只完成了不足五分之一。实际上,我大约在十二月初才真正集中精力投入学习。对于主观题部分,我选择了28题来准备,只是简单地读了几遍,并未深入记忆,主要依赖于考试时的即时构思。我会引用题目中的一句话,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撰写,如果一次没填满,就换一个角度重新开始,直至填满整个答题纸。
考研英语方面:
在英语复习方面,主要的任务是积累词汇、研习真题并构建个人的写作框架。我早在大三的寒假便启动了单词记忆,起初利用扇贝软件,坚持了超过100天,随后转为使用红宝书背诵,完成了十几个单元的学习。接着,我断断续续地继续背单词。暑假时,我开始着手处理英语真题,尤其是集中精力做阅读理解。初期错误率高达8至9个,逐渐减少到7、8个,然后是5、6个,但后来就停滞不前,陷入了瓶颈期。然而,通过持续努力,我发现自己的阅读错误降低到3、4个,甚至进一步减至1、2个,那时的自己真是进步显著。稳定在这个水准后,在备考后期,我会每天做一两篇阅读以维持感觉。
在阅读部分巩固后,距离考试还有两周,我参加了老师的作文冲刺课程。根据老师提供的素材,我开始整理作文模板,规划首段、次段和尾段的写作。我最初准备了三类模板,分别对应无形社会现象的正反两面和有形社会议题。后来,考虑到三个模板过多,我简化为两个,分别对应正面和负面观点。考试时,题目恰好涉及行动,我顺利运用了预先准备的第一段,并稍作调整,大部分内容都派上了用场。
在此期间,我也逐步开始了其他题型的复习,首先是新题型,因为相对较易,然后才转向较为复杂的完形填空部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来看看生物化学。这门学科主要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代谢途径等。我在备考期间发现,掌握好基础概念和反应机制至关重要。例如,了解酶的作用机理、熟悉DNA复制和RNA转录翻译的过程、理解细胞呼吸的各个阶段等。记忆各种代谢路径图也是必不可少的,如糖酵解、TCA循环、氧化磷酸化等。这些内容凭绘制思维导图或者反复练习来加深记忆。
普通生物学则更偏向于生物学的整体视角,涵盖了从细胞到生态系统的广泛知识。重点在于理解生物的分类、进化、遗传、发育、生理及生态学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对这部分,我建议以理解和应用为主,比如理解物种形成的达尔文演化理论,掌握基因重组和突变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或是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多看实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有效提高理解和记忆。
在学习方法上,我强烈推荐做笔记和习题。对复杂的知识点,用自有的语言重新组织和解释有助于深化理解。定期回顾和自我测试也非常重要,使用过去的试题或教材后的习题进行模拟练习,及时查漏补缺。
利用网络资源也很有用。许多教授的公开讲座、在线课程和论坛都能提供深入的解释和讨论。找到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讨论问题,激发思考,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