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药学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理工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华南理工大学药学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最后阶段的复习侧重于肖秀荣的精简版和四套卷,以及过去两年的政治真题,这些都可以作为模拟测试来操练。即使在选择题上犯错也不必焦虑,关键是要找出错误源头并集中攻克。对于8套卷和4套卷的大题目,务必熟记,因为有可能会遇到原题。即便未碰到原题,也要冷静分析材料,依据记忆中的知识框架,挑选最相关联的知识点,结合材料内容展开回答,确保条理清晰,尽可能全面阐述。
后来,我发现身边的研友开始热衷于《风中劲草》,据说这本书构建知识体系十分出色。然而,个人对此书的编排风格不太适应,加上时间紧迫,我对三大本教材只是粗略涉猎,同时并未觉得它如传闻中那般神奇。这一时期,我主要依赖的是肖秀荣的考点预测和八套卷,顺便也做了上一年的四套预测卷。这样的过程让我感到很有效,就像一个不断填补知识空白的过程。不知为何,我对肖秀荣系列有一种特别的信任感,或许是因为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吧。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不算高也不算低,和政治一样处于一个比较稳当的程度。我的英语听说能力极差,六级不过堪堪飘过,但读写能力还不错,这或许得益于我有时候会浏览一些英文网站或者看一些英文新闻。我认为,考研英语的难不仅仅在词汇和语法上,还有用英文语言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因为有的时候文章和题目你都看懂了,但依然做不对题目。当然,首先词汇是基础。我用的单词书就是俞敏洪主编的乱序绿皮单词书。当然其实用什么单词书差别不大,关键是要坚持背下去,不能偷懒。而且后期主要是从真题里面背诵单词,单词书是前中期使用的。英语真题的重要性不需多言。我用的就是历年真题超精解。同时拿到张剑的真题黄皮书,作为对照和参考。真题我一开始就上手做了,并且一开始就选了最难的2010年真题上手(结果相当惨烈……)。说这个是想说,这几年的英语都比较简单,但我们备考要做好考最难英语的准备。阅读的话,我一开始错误率蛮高,大概错七八个的样子,后来分析原因,发现我喜欢用固有的逻辑解题,而不是从文中找答案。而考研英语的题目是不能想当然的选答案,必须要从文章里面找出答案(多数是对正确选项的变形)。后期我阅读的错误率就能保持在五个以下(这是第一遍的错误率,第一遍以后真题作为自我检测工具价值就大大降低了)。长难句的话,我认为其实真正要求弄懂长难句的题目是翻译,而阅读对长难句的要求没那么高,只要大致能推测出句子的意思即可,因此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对付考研英语阅读长难句即可。从第二遍开始,真题更重要的是分析,哪些单词不熟悉,哪些短语搭配频繁出现,哪些圈套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跳进去……这些都是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做题发现的,反正具体做了几遍我也没有统计,就是翻来覆去的练习。阅读做到最后是一看到第一句话就知道一篇文章的大概意思和题目。作文是我的弱项。因此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王的作文大概是从九月底开始看和背诵。我主要就是背了真题的作文,大概有十几年的真题这样子,其他的押题作文也没有背,因为时间实在来不及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药学综合是一个涵盖面广且深度适中的科目,它主要包含了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以及药事管理四个部分。药物化学是基础,你需理解并各种药物的基本结构、性质及其与活性的关系。我建议使用图表和记忆法来帮助理解和记忆复杂的分子结构,多做习题以加深理解。
药理学则更注重对药物作用机制的理解。这里,深入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和药物的作用机制,需有清晰的理解。掌握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基本原理,这对未来的研究工作非常有益。
药剂学涉及到药物的制备、稳定性和给药途径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更为有效。我推荐参与实验室的工作,凭亲手操作来理解理论知识。熟悉各种药物制剂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按患者情况进行选,也是考试的重点。
药事管理涉及法规、伦理和药品市场等方面,这部分需关注最新的政策动态,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我通常会定期查阅相关法规和行业新闻,以此保持知识的新鲜度。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复习-测试-反馈-调整”的循环模式非常有效。每次学习新的内容后,都要尝试做一些练习题或模拟试题,对照答案自我评估,找出不足,再针对性地复习和改进。好的时间管理和自律性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合理规划每天的学习计划,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