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社会保障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政府管理学院社会保障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南京大学社会保障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使用资料:政治大纲解析(红宝书),配套的1600题,风中劲草核心考点、核心考题、预测三套,肖秀荣考前四套,复习马哲什么的,大家用一周,我一般3天就差不多了,而且成绩出来也还算不错。你的基础决定你复习开始的时间,如果你的政治基础不是特别好,或者说你不太擅长记忆,那么你复习政治的时间需要提前。如果你的政治基础还不错,记忆力也比较强,那么可以先把政治放一放,等到大纲解析出来的时候再开始复习。我是十一假期开始投入到考研政治复习之中的。所以复习政治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对于政治的复习,我大概是这样进行的。十月一开始,我一般每天早上7:30到9:30的时间基本就奉献给政治了。选择早上复习政治,有两个考虑,一是我政治基础比较好,而我早上的状态不太好,所以把状态不好的时间留给基础好的科目;二是因为考研时政治考试就是在上午,这样安排能使自己尽早适应考研考试的安排。我政治看了3遍。第一遍一定要细致,速度不是最重要的,一定要理解,因为第一遍对于之后的记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一般是一天看一章,先看红宝书,再看风中劲草核心考点,马哲很难的那几章就两天看一章,看一章做一章的题目,这一遍做的是红宝书配套的1600题,还有风中劲草核心考题中的好题,因为做两套题,所以速度很慢,有时候每天用的时间会超过2小时。第二遍要提高速度,主要看核心考点,把之前做错的题进行初步复习,再做做风中劲草核心考题中的真题,只有题目答案在核心考点找不到的时候才去翻翻红宝书,这一遍已经蛮快的了,有简单的章节一天能看两章乃至三章了。第三遍,我完全把红宝书扔一边去了,核心考点很快的过一遍,然后看错题,当然也是一章一章的来。考前几天我把风中劲草赠送的模拟题做了,还买了肖秀荣和任汝芬的考前模拟做了,全当演练了。给大家的小建议是,关注选择题的两类题目,做题的时候先把自己不确定的题目做标记,之后不管自己这道题做对没都需要重点关注,这是一类,另一类就是你做错了的题目。考前如果有时间就多看看错题吧,这两类题都是你可能错了再错的。政治总体来说是比较省心的,但要想拿高分,还得加点油。
考研英语方面:
我认为完全放弃完型填空的做法并不明智,其实这个部分只要专心背诵词汇,难度并不算高。通常情况下,用心去完成的完型填空得分往往能达到6分或以上,其价值堪比一篇阅读理解。因此,在模拟考试时,如果你在完型填空上的表现良好,那么在实际考试中按照常规顺序答题是个不错的选择。至于作文,虽然考前能找到各种模板,但重要的是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标记并查阅你在真题中遇到的所有陌生单词和短语,这样可以在原文中标注释义。使用张剑的黄皮书,通过深入解析来剖析复杂的句子,理解作者的思想意图,提炼文章主旨。掌握英语阅读文章的主题对于提高解题准确性至关重要。每天早晨抽出半小时复习这些生词、短语和复杂句型,以巩固记忆。在备考的最后阶段,重温词汇表,特别是形容词和动词,因为它们构成了句子的核心,特别是那些你经常忘记的单词。
此外,研究近三年的真题能帮助你了解当前的命题趋势,同时也能让你更适应做题的感觉。在研读真题时,要多次阅读材料,力求理解每句话的含义和句子构造。这样做不仅能提升你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从中找到适合引用到作文中的精彩句子。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公共管理基础”,这是一个涵盖广泛且深入的领域,涉及到行政管理、政策分析、领导力理论、组织行为等多个方面。我认为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全面的知识框架。开始时,要通读教材,理解各个概念的基本含义,凭阅读相关论文和案例,深化理解其实际应用。特别要注意的是,公共管理不仅需理论知识,更需实践智慧,所以关注当前的政策动态和公共事件,用所学知识去解读和分析,能有效提升理解深度。
“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则需具备扎实的社会科学理论基础和敏锐的社会观察力。这个科目包括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方面,需理解各种制度的设计逻辑和实施效果。在这个阶段,我建议多看一些经典的社会保障书籍,比如Peter H. Lindert的《Growing Public》等,结合我国的社会保障政策进行深入研究,对比国内外的差异和特点。定期关注相关的政策文件和研究报告,有助于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和政策趋势。
在复习过程中,我强调笔记的重要性。无论是整理知识点还是记录自有的思考,都能帮助巩固记忆,提高效率。模拟试题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能你熟悉考试的形式,提高答题速度和质量。团队学习或者找一个研友互相讨论,既能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也能在压力下相互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