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师大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大概是从10月份高等教育出版社《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出来之后才开始复习的。其实大纲解析四十多万字的容量对于我来说应该只能算作是一般,但是内容稍微比较枯燥一点,而且因为文字的表述方式很相似,也比较容易记混。但是只要把第一部分的马原看过之后,毛概和中特就比较容易了,而近代史和思政几乎没有什么理解难度。这本书我当时是配合着《肖秀荣1000题》来看的,基本上是像看课本一样的看完一章就做一章的选择题,感觉效果很不错,因为有题目的考察,所以慢慢的就把握住了看书的重点(虽然会感到几乎全书皆重点)和知识点之间的差别,也就不容易记混。因为我后期几乎没有背过什么(几乎没有捧着本书去外面背半天的经历),所以我觉得看的这一遍书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属于看书比较慢的盆友,但是看过之后记住的东西也稍微多一点,我大言不惭的把这种经历形容为“理解性记忆”并且极力推崇。故而,我觉得这两本参考书的价值非常高,曾有政治大神建议大纲解析需要看第二遍,如果有时间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这一遍过后,我又傻傻的把肖1000里面的解析题带答案全部抄了一遍,当然什么都没有记住。但是后来想想,可能潜移默化之中还是会有作用的吧。
考研英语方面:
在四月到六月初这段时间,我致力于蒋军虎的绿皮书阅读,每天安排两篇阅读,限定30分钟,并确保当天完成理解和消化。利用零散的时间持续练习。即将步入大四的同学,一定要珍视图书馆的宝贵资源和剩余的学习时光。这本书汇集了历年真题与新题型,每篇文章都标注了重要词汇和译文,非常适合底子稍弱的人。对于某些含糊不清的题目解析,我会挑选能接受的解释去理解。至于作文,我很早就开始准备,十月左右就开始着手,大约每隔一天就会写一篇,并请老师批阅。后来几乎每天都练习写作,因此到了考试时,我已经能够轻松写出远超200字的文章,甚至还需要精简。这时,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模板,通过阅读作文书籍并跟随老师的指导,我学会了如何组织语言,每句话我都编了号,明确了哪些词可以替换。遇到好的表达,我会记在笔记本上,就像厨师收集烹饪佳肴的食材一样积累词汇。我没有使用网络上的现成模板,所有内容都是原创的。因为大家都强调个性化,所以每个人都应构建符合自己风格的模板。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艺术概论,这是一门需深度理解和广泛涉猎的学科。它涵盖了艺术的本质、功能、形态、创作过程、审美体验等多个方面。我在学习时,主要分为理论阅读和实践分析两大部分。理论阅读主要是通读教材,理解并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我也参考了一些经典的艺术家传记和艺术评论,以深化我对艺术本质的理解。实践分析则包括观看各种艺术作品,尝试从艺术概论的角度进行解读,这样既能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能帮助记忆和理解复杂的理论知识。
影视史论的学习则更侧重于历史脉络和作品分析。我建议大家首先要把握住各个时期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理清历史发展的主线。例如,了解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技术演变;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电影风格的形成原因等。深入研究代表性影片,不仅要看懂剧情,更要理解其背后的艺术手法和社会意义。我常常会一边看电影,一边做笔记,记录下自有的观后感和思考,这对答题非常有帮助。
我特别强调笔记的重要性。无论是艺术概论还是影视史论,我都坚持做详细的课堂笔记和阅读笔记。这些笔记不仅帮助我巩固知识点,也在复习阶段起到了关键作用。我还会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凭不断的复盘,使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再者,讨论和交流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我会积极参与学术论坛或研讨会,与同学们共同探讨问题,这种互动不仅能开拓思路,也有助于检验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我认为保持对艺术的热情和好奇心是最关键的。艺术和影视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对象,更是感知世界、表达情感的方式。带着热爱去学习,你会发现这个过程充满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