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创业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企业管理系创业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厦门大学创业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七月份的阅读量不大,书籍难以吸引我的注意力,我便偶尔关注一些时政动态。今年的政治理论展现出鲜明的变革趋势,虽然考试的核心内容依旧,但考查方式有所转变,趋向于高考那种注重理解而非单纯记忆的方式。因此,牢固掌握政治知识点是基本(特别是那些关键词如主旨、重点、出发点等),同时需要进行联想、深入理解和实践应用,尤其是肖老师的精讲精练部分,必须反复研磨重要知识点。学习政治的过程中,要紧随肖老师的步伐,他的题目最接近真实考试,近年来他在考研分析题上的预测准确率极高。在复习后期,要大量背诵风中劲草提炼的关键信息。对于其他的政治模拟试题,分析题可挑选性地做一部分,选择题则可用于保持手感,不必过于纠结。特别是选择题,应多加练习。此外,可以适当练习历年真题的选择题,关键是理解分析题的答题角度和步骤,设想如果自己面对这些题目,能解答到何种程度,哪些知识点会遗漏,多自我反思,梳理清晰的答题策略。最后四套卷当然需要背诵,但不能完全依赖押题,掌握答题技巧才是王道,这样考试时才能应对自如。
考研数学方面:
关于数学复习,我认为关键在于深度而非速度。不必嫉妒他人快速翻阅教材多次,因为快速阅读并不等同于全面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真正重要的是理解和领会,而不是单纯的数量积累。遇到困难的地方,应当重点钻研,尤其是经常出错的题目,应反复练习直至形成直觉反应,如此一来可以有效减少无谓的失误。而对于已经熟练掌握的内容,在做题过程中简单回顾即可,无需过多耗费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从大学三年级下学期起,我开始了英语单词的学习,因为那时候我已决定要考研,并为此购买了《红宝书》作为词汇教材。初次翻阅时,感觉相当艰难,很多单词既陌生又难以记忆,但我仍然坚持下去,我认为反复是关键,至少需要看上十遍。在备考期间,每当学习疲惫时,我会翻看单词来稍作休息。随着进度,速度逐渐加快,到最后阶段,我可以在五天内完整过一遍单词书。
如今看到有人习惯抄写单词的中文释义,我个人认为这并不高效。这样做可能会耗费过多时间,毕竟阅读理解更为重要,大致理解含义就足够了,许多单词其实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测出来。至于阅读训练,我当时选择了星火的《阅读100篇》,每日练习一至两篇。但后来我发现这些模拟题与真实考试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我建议主要还是应该以真题为核心,100篇或200篇这样的辅助材料只需用来熟悉文章结构,不必过于纠结正确答案。
真题无疑是考研英语复习的重中之重,对此我深信不疑。我使用的资料是张剑的黄皮书,反复研读了三遍。对于作文部分,关键是结构和句子表达。我背诵了老师推荐的30篇范文。此外,自己动手写了几篇,提炼出一个通用的写作框架,这样一来,考试时就能直接套用,节省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涵盖了大量的理论框架和实用技巧。我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注重理解各个管理理论的起源、发展和应用。例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原则、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等,这些都是基础且重要的知识点。我也强调案例分析,凭实际企业的例子去深化理解,如苹果公司的创新管理、亚马逊的顾客至上策略等。对管理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些基本职能,不仅要理解概念,更要学会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管理经济学则更偏重于经济模型和定量分析。理解供求理论、成本收益分析、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等基本概念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这些理论进行经济预测和决策。例如,如何按市场需求变化调整生产策略,或者在不同市场结构下制定定价策略。我推荐使用《微观经济学原理》和《宏观经济学原理》作为主要教材,并结合相关的经济学期刊和研究报告来拓宽视野。
在复习过程中,我坚持定期做题,尤其是历年的试题,这有助于把握考试的风格和难度。我也会参加一些讨论小组,与同学们共同探讨问题,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我的理解和记忆效率。
我要强调的是,虽然这两门科目知识量大,但只要有系统的学习计划,坚持不懈地复习,加上适当的实战训练,我你们一定掌握得很好。理解大于死记硬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你在这两门科目上取得高分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