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师范文学院学科教学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华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从九月起,我开始研读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并同步完成他的1000题,每学习一个章节就对应做相应的习题。直到十月中旬,我已经全面复习了一遍,这里的“复习”并不意味着匆匆浏览,而是投入地深入学习,特别是对关键知识点的把握。在十月中期结束后,我开始了风中劲草的记忆,同时也对1000题进行了第二次刷题。制定好每日的学习计划至关重要,明确自己需要背诵多少页,并确保能在最后期限前完整地复习一遍。我在网上看到一些备考建议,有人提到为了达到70分,他们背诵风中劲草高达三遍,甚至有人背了五遍。我认为这应根据个人能力来定,如果你能快速记忆且保持良好的效果,多背几次确实有益于加深理解。在此过程中,不断巩固知识点是必要的。到了后期的冲刺阶段,肖八和肖四是主要攻克的目标。如果时间允许,最好是两者都进行背诵;若时间紧迫,专心背诵肖四也足够了。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来说,首先单词是基础,背单词是每天都必须完成的任务,直到考研前一天。我刚开始接触考研单词时,只觉得又多又杂,背了以后似乎没有效果,转眼就忘掉。后来听过一次考研英语讲座后,我开始按照记忆曲线来记单词。每天看100个,在上面标注重复的日期,以第一天算起,第3天、5天、7天、15天、30天都翻阅一次,按照日期来重复该重复的内容。开始时我是以看为主,之后越来越熟悉之后,就用卡片遮住中文部分,自己回忆单词的意思,如果暂时想不起来就立刻看中文翻译,加深印象。这种方法开始时效果不显著,但在后期会越来越好,同时也有个弊端,重复的日期有时会重合在同一天,也就是有时一天要看的单词量特别大,我也苦恼过,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单词之外最重要的是真题,真题之中最重要的是阅读,“得阅读者得天下”,这句话说得特别正确。就英语来说,除了背单词,一战时我整个暑假的时间都花在了翻译真题中的阅读文章上,从97年到08年,每天下午翻译两篇,并工整地写下来。这不仅训练了阅读,同时也练了翻译。二战时因为已经很熟悉真题,我开始看张剑的英语阅读提高篇,将不懂的单词和词组划出来,分析其中的长难句,并且重复看,一段时间后单词量和句子的理解都有提高。将真题中的每一个单词、词组、长难句弄懂后,我将重心放在分析阅读题目的设置上,给每一个题目分类,在文章中划出与正确选项相关的句子,理清考点在哪。同时对错误选项也进行分析,弄清是张冠李戴、误解文意还是别的什么惯用的设置手段。如果真的分析通透了,拿到题目就能看出错误选项是哪几个,因为考研英语出题的干扰手段重复率特别高,这是我后面慢慢领悟到的。新题型我主要是做张剑的那本书,用铅笔做,考研前两个月开始,全部做完之后再擦掉重做。作文的话也是上考场前两个月开始训练,每天下午写一篇,逐渐归纳自己的模板。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教育综合”,这是一门涵盖了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法等多个领域的科目。理解教育的本质和功能是基础,你需深入研读经典教育理论,如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等。教育法规政策也是考试的重点,要关注最新的教育政策动态,如新课改、教师资格制度等。学习方法上,建议构建思维导图,将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性的知识框架。多做历年真题,熟悉出题规律和答题技巧。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则更偏重于实践应用。你需掌握语文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知识,并能结合实际教学情境进行分析。阅读并研究《语文课程标准》,了解其理念和要求,是这个科目的关键。理解并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如情境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等,也是考试的热点。学习时,尝试模拟设计教案,提升实践能力。对语文教育的历史沿革、名家名篇的理解也非常重要。
复习过程中,我认为笔记整理是非常有效的工具。每个主题都应有清晰的笔记,包括核心概念、重要案例和自有的理解。定期回顾和自我测试,帮助巩固记忆。找到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讨论,既能碰撞出新的思考,也能相互鼓励,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