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战略与政策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京国关国关院国家安全战略与政策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战略与政策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请注意,1000题需要完成三次。初次尝试时,错误在所难免,不必惊慌,重要的是诚实面对,不要仅靠查看答案改正错误。马克思主义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可能让人感到有些困扰,它们带有理论性的特质,类似于新闻播报。但请保持冷静,历史和思想品德的学习在高中已有基础,也许会使你对此产生更多兴趣。接着,你需要关键性地处理错误,从大纲解析中找出正确答案,并使用晨光彩笔做标记。这一轮结束后,你必须自我回顾知识并构建基本框架,理解每一章节的主题,比如毛中特部分,首先概述了两大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接着分别讨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等。考研的重点在于第八章,涵盖了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然后涉及国家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最后两章集中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总体而言,强调了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制作思维导图有助于你更好地进入下一个学习阶段,这些准备工作将对后期学习大有裨益。
从10月10日至11月5日:重复上述步骤,阅读大纲,做1000题,并根据大纲纠正错误。这回可以在1000题上写下答案,然后查看其后的解释,注解你的错误以及认为重要的题目,理解错误的原因并从中吸取教训。到了11月6日直至考试:完成了两遍大纲和1000题后,你会发现一本名为“风中劲草”的宝贵资料。这本书精心编排,印刷出色,详细、有序、重点明确,堪称考研资料的翘楚。你应该视这本书为考研政治取胜的关键,一字一句地仔细阅读,直到考试前一天也不间断,读得越多,你会对知识点的位置有更深入的记忆。我的进度大约是一天15页,15天读完一遍,总共读了三遍。对于马原和毛中特,可多读几次,次数不限。另外,别忘了在第一次做1000题时,用“单1”等形式在“风中劲草”中标记题目,多选题类推,并用彩笔加以区分。此时,肖秀荣的《形势与政策》也已出版,利用闲暇时间浏览两遍。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文水平并不高。无论你的四六级成绩如何,即使四级未达标也不必沮丧,同样,即使六级分数超过500分,也不应沾沾自喜。我备考时主要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系列,包括真题集和阅读理解150篇。其实仅凭这两本书就已经足够了,但要注意,黄皮书的珍藏版只包含2005年以后的题目,我还是推荐完成早期年份的真题。至于150篇阅读,基础部分足以,进阶部分难度较大。同时,要记住历年真题中出现的生词。词汇量不是越多越好,关键在于你能记住多少。起初,我在学习单词的同时做150篇阅读,暑假结束时完成,那时我还未接触真题,后来还是做了两套来适应题型。九月份开学后,我开始专注于真题的阅读和新题型。我会尝试翻译每个句子,不懂的地方会请教老师,老师也会全面解析全文。对于新题型,我会先独立完成,然后查看答案分析,并反复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进入第二轮真题练习时,我转为专注阅读翻译。我直到11月才开始准备写作,特别提示,尽量避免使用完整的模板。因为担心作文,我在考前背诵了一篇110多个词的模板,导致考研时大作文只用了20多分钟,可能分数并未及格。即便如此,提前半小时完成考研英语,准确度仍有待提升。对于写作不擅长的人,构建自己的模板是很重要的。在考试前的二十多天,我开始了第三次真题训练,这次包含了完形填空,阅读A、B部分的答案几乎都能猜到,实际上我是在回顾前两次的解题思路,特别是针对之前做错的题目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即使是英语水平较弱的人也应该能顺利过线。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政治学基础》,这是一个涵盖广泛且理论性强的科目。核心内容包括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行为等方面。我建议大家首先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深入理解,这是政治学的基础,也要关注西方主流的政治思想,如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等。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解和应用,不只是死记硬背。多做历年真题,了解出题规律,并尝试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提升答题能力。
《国家安全学专业综合》这门课则更偏重实践和案例分析。你需掌握国家安全的基本理论,比如国家安全的概念、类型、评估方法等,要熟悉国内外的安全形势,特别是热点问题。我特别推荐阅读一些专业的国家安全期刊和报告,这不仅能帮助你理解理论,也能你对当前的安全挑战有深刻认识。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和执行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需从多角度思考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精读+泛读”是一个好策略。精读教材和重要参考书,把握基础知识;泛读各种资料,拓宽视野。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知识盲点。还要注意培养批判性思维,因无论是政治学还是国家安全学,都需能够独立分析问题,提出见解。
我要强调的是,虽然考研压力大,但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适当的休息和运动帮助缓解压力,提高学习效率。积极参加讨论或找研友一起学习,互相激励,共同进步。